第891章 徐閣老下凡了(第2/2頁)

“閣老,朕怎麽聽說有人訕君賣直,故意口出狂言,騙得一頓廷杖,就滿天下炫耀,立地成聖,萬民敬仰,他們拿朕當成了成名的墊腳石,如此小人,還不該殺嗎?”

難得徐階沒有反駁,而是坦然說道:“陛下所言,的確有之,朝廷百官,良莠不齊,有人好名,有人貪財,不一而足。利用廷杖成名,果然是一條終南捷徑。不過老臣以為,此事要追本溯源,根子還是出在廷杖過於殘酷,而人人心存天良,同情弱者,故此遭到廷杖之責,都會被各方同情敬仰。老臣以為,陛下登基萬象更新,正是該掃除弊政,刷新朝局,讓天下人耳目一新,誠然,則萬眾敬仰,百姓感恩戴德,齊聲頌揚吾皇仁德,到時候,哪怕有小人訕君賣直,百姓也會嗤之以鼻,這就叫做公道自在人心!”

隆慶真的驚訝了,他沒有想到,平時言語不多的徐階,竟然是個辯才無雙的高手,一番長篇大論,入情入理,竟然讓他無從反駁。

“閣老,這麽說,是朕錯了?”

“老臣不敢。”徐階見隆慶態度很好,他也不想鬧僵了,連忙說道:“的確有些人員所作所為,有些過分,觸怒了陛下。老臣身為首輔,未能約束百官,也是難辭其咎。”

隆慶擺了擺手,有些無奈說道:“閣老,眼下的局面該如何處置,您老拿一個方略出來吧!”

徐階察言觀色,發現隆慶的確有些認命的味道。他暗呼僥幸,沒想到會這麽容易,就闖過了一道鬼門關啊!

稍微思量一下,徐階字斟句酌道:“陛下,百官到左順門驚擾聖駕,他們已經受到了懲罰,天心仁慈,就不要再追究了。”

隆慶聽話地點點頭。

徐階膽子大了起來,又說道:“至於整頓科道,老臣以為大多數言官還是好的,不應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還是稍微穩妥一些。”

考察言官,整頓科道,本是張居正提出來的重要建議,隆慶也是認可的,可眼下要是繼續考察,保證會激起更大的反彈,隆慶長嘆一聲,也點頭同意了。

徐階備受鼓舞,他又說道:“陛下,王廷身為封疆大吏,辜負了聖恩,理當處以極刑,以警世人。老臣記得,當年曹操大破袁紹之時,繳獲了許多私下往來的書信,曹公都付之一炬,不予追究。當年唐大人也燒過月港的文書,深得先帝贊許。老臣以為小站大捷,是幾十年來,少有的大勝,士氣鼓舞,百姓拍手稱快,贊頌吾皇聖明,兵戈威嚴,武功強盛。臣以為此時興起大獄,牽連眾多臣子,是有些過了。百姓家尚且講究家醜不可外揚,若是因為攀扯過多,影響了軍心士氣,反而不美,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一句話,就是徐閣老還是要捂蓋子,要壓下去。

隆慶一萬個不願意,經過唐毅的指點,他早就知道商人,官吏,和俺答之間,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這一次放過了,下一次他們還不一定惹出多大的禍事呢!

隆慶真的不想答應,可是徐階坐在那裏,他的氣勢就矮了一截,一想到杖責那麽多言官,萬一再激起大亂,隆慶的腦仁就疼,真的沒有魄力,來一場徹徹底底的清理。

既然如此,就只有妥協!

隆慶捏著鼻子點頭,徐階見皇帝終於應允,長出了一口氣,連忙告辭,退了下去。

徐階走了,隆慶不由得擡頭,看了看柱子上四個親筆所寫的字,滿臉羞愧,唐師傅,朕無能啊,對不起你的一片苦心啊!

說起來,咱們的唐師傅也是如此悲憤生氣嗎?

當然不是了,相反,唐毅的小書房歡聲笑語,三大謀士湊在了一起,一壇子狀元紅,香氣撲鼻,就連一貫約束極嚴的茅坤都舉杯暢飲,高興壞了。

“哈哈哈,徐階這個老狐狸,總算是逼得他出洞了,真是不容易啊!”

王寅紅著臉說道:“沒錯,徐階主動出來保言官,他們就是一黨無疑,老東西再也不能裝清高,作壁上觀,這神仙一旦下了凡,就難免亂拳打死老師傅,徐華亭去職之日不遠矣!”

大家夥辛苦籌劃了數年之久,機會終於成熟了,哪能不高興啊!

沈明臣喝得醉眼朦朧,“對了,你們還沒告訴我,要從哪裏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