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壯士斷腕(第2/2頁)

……

花了差不多一個半時辰,徐階把經過和盤托出,一點沒有保留,包括他的懷疑,為難,都告訴了張居正。

聽完了老師的敘述,張居正臉色很不好看。

“師相,恕弟子直言,眼下的局面非常糟糕。”

徐階一愣神,還沒開始,就糟糕,未免有些過於悲觀了吧!

“師相,在雷州這些年,弟子不斷反思,唐毅做事最喜歡搶占大義名分,然後以勢壓人,謀定而後動。小站大捷,就是他手上的王牌,他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民心都在他那一邊,查下去牽連出一堆有辜的無辜的最好,查不出來,他也可以反手誣陷師相,包庇縱容,徇私舞弊。我敢說,他會一波接著一波,直到——把師相拉下馬!”

張居正說完,閉上了嘴巴。

知己知彼,弄清楚別人的想法,非常重要。

徐階認為他身為首輔,爪牙眾多,勢力龐大,唐毅要對付自己,只有一點點剪除羽翼,積小勝為大勝,就像自己當初鬥倒嚴嵩一樣,這是他的邏輯。

所以徐階想要靠著推出棄子的方式,應付唐毅。

可是張居正不這麽看,他在剿匪的時候,就悟到了一個用兵的訣竅,揚長避短,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明明徐階在朝堂上有優勢,還去和他硬拼,豈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對於唐毅來說,不是要查出誰和俺答有勾結,只要給人們造成印象,是有人暗中幫助俺答,去摧毀小站馬場,摧毀大明強軍的希望,如此就夠了。

他在地方多年,看到的和聽到的,完全不一樣。

有些話張居正是不敢和徐階說的,雷州雖然僻遠,可是也不乏心學門人,那本《明夷待訪錄》也到處流傳,官府根本不管,甚至還暗中推波助瀾。

沿海各省,種種奇談怪論,甚囂塵上,有人罵皇帝,有人罵孔子,有人反對道釋兩家,還有人到處宣揚私有財產,反對宗法孝道……

看似亂糟糟的東西,都有一條主線,就是反對兩千年來的封建宗法,儒家教化!

這些事情的背後,總有著陽明學會的影子,直覺告訴張居正,唐毅絕對是推動這股浪潮的人之一。

只是他做事隱蔽,根本不留痕跡,張居正也無可奈何,而且過早拋出來,會打草驚蛇,唯有深埋心中,不過張居正敢確定,唐毅所圖極大,而且勢力驚人,東南的輿論完全操縱在他的手裏。

自從上一次俞大猷一案之後,東南的報紙就開足馬力,全力往徐階身上丟泥巴,潑墨水,眼下徐階在東南早就不人不鬼,年輕的士子更是唾棄鄙夷。

如果再把徐階和俺答牽到一起,勢必激起輿論嘩然,徐階能弄出舉朝倒拱的風浪,唐毅就能弄出舉國罷徐的戲碼!不要懷疑他的能量!

生死關頭,還心存幻想,張居正不得不感嘆,老師的確老了,不合適在擂台上繼續鬥下去了。

徐階面色凝重,思索著張居正的話,“你是說唐毅的目標是老夫?”

“師相,其實上一次他就想把您拉下來,只是弟子不明白,為何最後關頭他收手了。”

“或許是他知道先帝難伺候吧!”徐階倒是給出了答案。

唐毅被貶官小站之後,老徐不是不想報仇,不是不想徹底鏟除唐黨,為何沒有成功呢?說到底就是嘉靖一意修玄,國事沒有絲毫起色,原本支持徐階的力量紛紛失望。

老徐雖然還能靠著嫻熟的權術,籠絡住自己的盤子,可是想要指望這些人去生死相搏,一點也不現實。說穿了,徐黨早就失去了理想,變成了嚴黨的同路人。

以利益結合的朋黨,注定了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內部矛盾重重,根本沒法一致對外,唐黨有驚無險,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

“太嶽,按你所說,就不能調查了?”

“不!”張居正果斷搖頭,“不查,或者敷衍了事,都會給唐毅借口,弟子以為一定要查,還要用力查,用心查,讓唐毅說不出話,找不到借口,這一局他占了太大的優勢,就索性讓他贏個徹底,等日後再找回來。”

這是要壯士斷腕啊!

年輕果然好,有魄力,有膽氣!

徐階權衡再三,終於點了點頭,那些沒事給自己添亂的家夥,也該教訓一下,讓他們吃點苦頭。

“太嶽,你說讓誰去查好呢?”徐階總算下定決心。

只是不想敷衍了事,又不想引火燒身,還要讓各方沒有話說,這個人選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