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打虎英雄(第2/2頁)

劉備占據四川之後,真是陡然而富,窮小子進了大觀園,看什麽都是好的,偏偏囊中羞澀。諸葛亮就給他出主意,發行太平百錢斂財。

所謂太平百錢,一枚有五克左右,只比普通銅錢大一點,愣是要充當一百文錢使用。老百姓自然不上當,結果弄得蜀國市面凋敝,商業蕭條。吳國看準了機會,發行足值的銅錢,從蜀國弄走了不少財富。

咱們的諸葛丞相不思改正,在邪路上越走越遠,太平百錢越來越小,越來越糟糕,堪稱歷代爛錢之王!

諸葛亮當然不是傻瓜,而是他太聰明了,大凡聰明人,都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撈取最多的好處,不知不覺間,把別人的錢弄到自己的腰包。

晉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發銀元是坐享其成,而發寶鈔更是無本萬利,別說送一個孫女,就算送一百個,老楊博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

問題就是唐毅能不能說了算,是不是虛晃一槍,逗自己玩!

要是那樣,楊博拼了老命不要,也會和唐毅周旋到底,絕不放過。

好在唐毅信守承諾,通氣之後,第二天順天銀行的主事,唐毅的徒弟吳天成就主動找到了在京的晉商代表。

交通行這邊全力配合,雙方商定好了方案,戶部歷年拖欠大戶借款多達一千多萬兩,其中七成都是晉商的。

可以利用借款,逼迫朝廷讓出寶鈔發行權,而後由晉商代理,發行新的寶鈔,交通行會認購五百萬兩,晉商則是在蘇州設立鑄幣廠,交通行享有每年三百萬元的鑄幣額度。

雙方談妥之後,交通行首批二百萬兩白銀就存入了合盛元的名下,真金白銀,再無更改。

楊博和晉商都覺得唐毅讓得有些太大了,大到出乎預料,弄得他們措手不及。可轉念一想,唐毅多半還是醉心權力,想要渡過難關,奔著入閣拜相。

殊不知貨幣發行權落到了晉商手裏,誰當首輔又能如何!

從此之後,晉商的江山銅打鐵鑄,再也無人撼動!

說句狂話,哪怕改朝換代,都動搖不了晉商的根基。事關千秋霸業,區區一個女子,能值幾個錢,不得不說,徐閣老的格局和胸懷,比起楊博和唐毅,還差著很遠。

……

京察結果公布出來,各方人馬還算平靜,唯獨六科給事中,還有十三道禦史,一下子都炸鍋了。

開什麽玩笑,足足十幾個言官被罷黜,成為死傷最慘重的衙門。

科道言官是幹什麽的,就是監督百官的,結果監督的人毛病比被監督的還多,這往後還讓大家夥怎麽擡頭做人啊?

再上書彈劾,也底氣不足啊,人家就問你,為什麽那麽多言官被貶官回家了?豈不是有嘴說不清嗎!

“奇恥大辱,實在是奇恥大辱!”有人破口大罵,“我們科道言官,一身鐵骨,兩袖清風,秉承祖宗家法,鬥權臣,戰閹豎,諫君父,佐社稷,二百年間,從來沒有遭過如此屈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著,大家夥吵吵嚷嚷,把房蓋差點鼓起來。

千言萬語一句話,要彈劾,要推翻京察結果,要捍衛言官的尊嚴,眾人同仇敵愾,摩拳擦掌。

可是彈劾誰呢,一下子就傻眼了。

主持京察的人是吏部尚書楊博,此老成名之時,徐階還在國子監教書呢,楊博不但本身威望高,手段強,而且他背後站著晉黨官僚,這夥人經營了一百多年,積累雄厚,敢挑釁他們,就等著殘酷的報復吧!

言官們悶著頭,思索了半天,全都沒膽子了。

可有一個人,卻不願意認輸,此人正是吏科都給事中胡應嘉,他悄悄出了六科廊,拿著京察的名單,在家中苦苦研究了一個晚上,還別說,真讓他找到了破綻。

京察的名單之中,竟然沒有一個山西籍的,楊博黨護同鄉!

胡應嘉眼前一亮,可是光彈劾楊博一個人嗎?要玩就玩個大的,聽說高拱在內閣大贊楊博,他們準是一夥的,對了,上等考評之中,竟然還要逼著士紳壓低田租的東南經略唐毅,簡直豈有此理!

楊博操刀,高拱指使,放著殘害士紳的唐毅不辦,卻拿清正廉潔的言官下手,不把這三個權奸彈劾倒了,朝廷還有一絲公正可言嗎?

胡應嘉灌了一壺燒酒,惡狠狠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