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一個美麗的故事(第2/2頁)

相反,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很多人已經淡忘了他,或者說開始懷疑他的本事了。對海外用兵,把餅做大,通過利益分配,將東南的所有勢力重新聚集在自己的麾下,這就是唐毅的如意算盤。

只是凡事都講究包裝,越是圖謀深遠,就越要精心打扮,弄得花枝招展,讓人挑不出毛病。

整個事情的核心是借口幫著呂宋復國,驅逐西班牙人,牟取呂宋島。

呂宋作為大明的屬國,大明是有保護的義務。

奈何眼下的大明,自顧不暇,讓朝廷的那幫人同意漂洋過海,去為了別人打仗,根本是做夢。

朝廷的力量指望不上,就只能靠民間。也就是讓士紳商人出錢出力,雇傭人馬,去和西班牙死拼。

唐毅分析過後,又給推翻了。

雖然努力傳播海外的知識,讓大家能睜眼看世界。可奈何大爺當久了,提到呂宋,就是煙瘴之地,蟲蛇之鄉,為了那麽一塊蠻夷土地費心思出力氣,還要承擔戰敗的風險,實在是不智。

時間充裕,唐毅還可以做大家的功課,可眼下他要盡快把呂宋吃下來,有了成功的範例,讓所有人看到,他的路能走得通。下一步改革東南,才有希望,才能說服那些大家族,跟隨他的腳步。

思前想後,唐毅精心編織了一個故事,一套完美的方案,伴隨著故事,也就出爐了。

首先,幫著呂宋復國,對付西班牙人,是林阿鳳,由他挑頭,就避免了明廷卷入其中。

其次,東南的商人世家,雖然不知道呂宋怎麽回事,可東番島的情況他們熟悉啊,尤其是福建等地的商人,更是往來不斷,這幾年,東番島上,有幾十萬的漢民,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好不興旺。

東番島上土壤肥沃,水熱條件極好,還適合種植甘蔗,以目前的糖價計算,種植甘蔗的利潤,至少比糧食多一倍,甚至能超過桑田。

足足五百萬畝,要是都種上了甘蔗,一年下來,光是這一項,幾百萬兩的利潤,誰看著能不眼紅!

這個方案,同樣對東番島上的人也是好事情。

王直和徐海盤踞在東番島,已經十來年,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兩個人的沖突越來越多,特別是王直年紀大了,幹兒子毛海峰等人,對徐海十分看不起,雙方一南一北,劍拔弩張。

除了他們之外,董份到了東番島,也拉起了一股勢力,席慕雲也建立了據點,小小的一個島,聚集了這麽多神仙。

偏偏又離著大明太近了,商人往來頻繁,早晚朝廷都會知道,他們藏身東番島,到時候免不了大戰一場。

放棄狹小的東番島,另辟廣闊的天地,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只是徐海和王直,有心打仗,可是手裏積蓄不夠,西班牙人,那可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國王以降,全都支持殖民開拓,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還有強悍的戰船,徐海的船只和人家比起來,就像是三歲的孩子和成年人,不成比例,要想打贏,只有靠人數堆,偏偏徐海和王直都舍不得死人。

事情就僵在了這裏,直到唐毅的方案拋出。

利用東番的土地作為抵押,發行戰爭債券,籌措軍費,有了錢,王直和徐海就能鳥槍換炮,打下了呂宋之後,他們就可以搬到更廣闊的呂宋去,至於東番島,就留給東南的世家,種甘蔗水稻。

各取所需,完美!

這是唐毅給自己的評價,倒是雷七撓了撓頭,“大人,我怎麽覺得您這是驅虎吞狼啊!王直和徐海,辛苦了十年,好不容易把土地開了出來,就要拱手讓人,您,您有點不勞而獲!”

“你還真說對了!”唐毅一拍桌子,“我就是不勞而獲,莫非你還心疼王直和徐海了?”

“哪能!”雷七連忙搖頭,“大人,我的意思是,他們能甘心嗎?”

唐毅只是一笑,傻瓜才甘心給別人當槍使喚,王直和徐海都有說不出的苦衷。

作為海盜頭子,天生就是為了戰鬥而存在的,只有生活在血與火之中,才能不斷磨礪爪牙,時刻處在巔峰狀態。

自從到了東番島,雖然有些零星戰鬥,可是大多數時間,都太太平平。

王直和徐海的部下,就在安逸和舒適之中,漸漸迷失了,他們找了當地的女子為妻,開辟土地,種糧食,收割,儲藏……天啊,這還是海盜了嗎?

再不打仗,他們都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