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民間的聲音(第2/2頁)

聽著百姓的議論,九成九都是罵朝廷,替海瑞鳴不平的。嘉靖雖然有所估計,可是也料想不到,在民間,自己的評價竟然是如此之差。

見嘉靖渾身顫抖,額頭直冒虛汗,黃錦嚇得連忙湊過來。

“皇爺,奴婢求您了,趕快回宮吧!”

“滾!”

嘉靖用力一推,把黃錦推到了一邊,喘著粗氣道:“朕要看著,朕不信,這大明的江山,就沒有一個忠臣嗎?”

正在這時候,在角落裏站起一個年輕人,二十出頭的模樣,穿著儒衫,很是文雅。他臉色凝重,咳嗽了幾聲。

“簡直豈有此理,君父如天,陛下是你們每個人的父親一般,為國盡忠,為家盡孝,乃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你們在家裏也這麽議論父親嗎?”說話之人,略帶著湖廣口音,抑揚頓挫,聽得清清楚楚。

百姓們就是一愣,“你是幹什麽的,憑什麽教訓我們?”有人不服氣道。

“在下不過是一介書生,此番進京求學,本以為天子腳下,大邦之地,百姓會有所不同,今日一見,實在是讓人失望,失望透頂!海瑞賊子,誹謗君父,無法無天,當人人啖其肉,喝其血。反而有人稱他為青天大老爺?你們是想天天人人不忠,個個不孝嗎?”

不得不說,讀書人還是很有地位的,他一開口,百姓們立刻都閉上了嘴巴。就連說書先生都連連抱拳,“小的都是信口胡說,諸位就當是一個笑話,當不得真,當不得真的!”

幾乎被吐沫星子淹死的嘉靖,突然抓到了救命稻草,眼睛放光,盯著那個替他說話的年輕人,不停點頭。

“好,很好。黃錦,回頭去詢問一下,如此青年才俊,要重用。”

有這句話,一輩子的前程就不用愁了,黃錦默默記下。

正在此時,有一個更年輕的人站了起來,一臉的稚氣,最多十六七歲的模樣,他大搖其頭,沖著替嘉靖說話的年輕人輕蔑一笑。

“真是想不到,一個不辨是非,不懂道義的小人,也敢自稱讀書人,真是天下讀書人的恥辱!”

“你說誰?”

“當然是說你!海大人仗義執言,為民請命,說得哪一句話不是真的,你敢說海大人不忠不孝,你不是小人,誰是小人?”

“海瑞辱罵君父,狂悖犯上,枉顧綱常,胡言亂語,難道不是小人嗎?”

“你說海大人胡言亂語,那修醮煉丹也是對的嗎?避居西苑,不理朝政,任用奸黨,胡作非為,南北烽火遍地,百姓流離失所,大明江山搖搖欲墜,這些不是事實嗎?除非瞎了眼睛,聾了耳朵,才會以為天下盛世,萬民安康。不信,你問問在場的百姓,誰的日子過得更好了,誰肚子裏沒有怨氣?”

少年歲數不大,可是說起話來,仿佛連珠炮,威力十足,對方被駁斥的滿臉通紅,氣沖鬥牛,連一個小兔崽子都擺不平,還有臉見江東父老嗎?

“小子,你可敢和我辯論一場?”

少年一拍胸膛,傲然說道:“有何不敢?誰怕你了!”

喝茶的客人沒想到會碰上這種熱鬧,這幾年,徐階大力提倡講學,除了靈濟宮之外,翰林院,國子監都有自己的辯論場地,還有好些擠不進去的,索性就在茶館酒樓,進行辯論,每一次都吸引不少人前來,老板最喜歡人多消費,觀眾看個熱鬧,參加辯論的人混個名聲,正好各取所需。

一見他們要辯論,夥計們快速把說書的台子改裝一下,左右擺上了幾張椅子,這就算拉開了戰場。

替嘉靖說話的那一位首先站在了左邊,他沖著四周圍拱手,“學生周嘉謨,字明卿,是湖廣漢川人。”

對面的少年也學著他的樣子,抱拳說道:“晚生叫顧憲成,是南直隸的人士,此番進京求學,恰逢其時,才疏學淺,年幼無知,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前輩指證,晚生一定虛心接受。”

少年長得漂亮,彬彬有禮,一下子就贏得了大家夥的好感,掌聲如雷。

顧憲成志得意滿,激動不已。

“晚生嘗讀剛峰先生《治安疏》,前後不下二十余遍,先生直言進諫,古之未有,赤子之心,拳拳報國之意,令人動容,先生為了匡正君道,不惜飛蛾撲火,以身殉道,實在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真不知那些辱罵先生,逢君之惡的宵小之徒,有什麽話講?”

說著,顧憲成挑釁地斜了一眼周嘉謨,分明再說,有本事放馬過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