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2/2頁)

假如用力過猛,超出了嘉靖的承受極限,逼得他發瘋,不在乎身後名,直接砍了海瑞,禁了《治安疏》,高舉屠刀,人頭滾滾,唐毅盤算了一圈,除了扯旗造反,就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是呢,就此收手,接受了嘉靖的好意,又達不到預定的目標。

尺寸的拿捏,當真是最為困難的事情。

“我本想著慫恿陛下,準許天下群臣上書,共同批駁《治安疏》,也好把事情鬧大,誰知道陛下看透了我的算計,他竟然派人去遊說海瑞,讓海瑞低頭,當真是又準又狠又老辣啊!”

“大人,絕對不能允許啊!”沈明臣急眼了,“要是海瑞承認了錯誤,等於是釜底抽薪,《治安疏》的效果就蕩然無存了。”

王寅和茅坤的臉色都不好,顯然,嘉靖這一手超出了他們的估算。

“堂堂皇帝,竟然屈尊降貴,低三下四,向罵自己的人求饒,朱厚熜還真是人間極品!天下少有。”王寅眉頭緊皺,“大人,我提議想辦法做掉海瑞!”

“什麽?”

屋子裏的幾個人都嚇了一跳,不敢置信地看著王寅,海瑞上書,幫了大家多大的忙,怎麽能殺他呢?

“我也是沒有辦法。”王寅苦笑道:“海瑞已經完成了使命,如果他死在牢裏,這筆賬肯定要算在朱厚熜的頭上,到時候他就是殺害忠良的昏君,世人只會更加唾棄朱厚熜。”

茅坤低著頭思量,這個辦法雖然毒辣,可是也不失為一條好計策,他仰起頭,詢問地看向唐毅,畢竟還要他來做主。

“十嶽公,並非我不敢動手,實在是沒有必要。”唐毅笑道:“海瑞寧折不彎,不論陛下開出什麽條件,威逼利誘也好,嚴刑拷打也好,海瑞都不會改變主意,一個鐵骨錚錚,忠直到了極點的諫臣,比起一個被暗害的忠良,對我們實現目標更有利。畢竟咱們不是要掀翻桌子,來一場天翻地覆的劇變。而是要潤物細無聲,用最小的代價,成就變革。”

三位謀士一起點頭,認同了唐毅的看法。

“大人,那您的意思是……”

“上書。”唐毅果斷道:“發動我們的人,全力上書,批駁海瑞,歌功頌德,總而言之,要讓陛下相信,他沒有那麽差,相信大多數臣子還是站在他的一邊,沒有眾叛親離。唯有找回了自信,陛下才敢和海瑞繼續把大戲演下去!”

……

唐毅定了方略,很快就有人傳達下去。過去的兩年時間,唐毅在小站,沉心服氣,而心學唐黨,同樣在苦練內功,積蓄力量。

原本唐毅的優勢在東南,在地方的督撫,經過這兩年,京城六部,科道言官,同樣充滿了唐黨的勢力,只不過由於同出心學,加上唐毅采取了擁抱徐黨的策略,徐階雖然恨透了唐毅,想要鏟除唐黨,可是卻找不到合適的人下手。

比如徐渭和王世貞,是鐵杆唐黨沒錯,可是這兩位蜚聲文壇,誰也動不了,至於都察院的林潤和鄒應龍,耿定向等人,一來有功勞,二來都十分尊重徐階,老徐也沒法下手。

還有一群人,比如唐汝楫,陶大臨,諸大受,這幾位又掛著裕王師父的名頭,徐階也不敢輕易得罪。另外唐順之還是次輔,加上內廷有黃錦幫忙,外廷趙貞吉,朱衡等人采取中立態度,唐黨的勢力,非但沒有在唐毅離京之後,變得衰弱,反而更加強盛,戰鬥力也更強大。

伴隨著唐毅的命令,首先翰林學士徐渭就上書了,他以“無為而無不為”作為主旨,大肆贊頌嘉靖避居西苑之後,取得的成就,比如東南開海,比如平定倭寇,比如重創俺答,指出嘉靖文治武功,直追朱厚熜最敬重的成祖。

隨後王世貞也上書,他側重講三綱五常,認為以臣謗君,大逆不道。

有這兩位帶頭,很快就有上百人跟進,每天都有奏疏送到嘉靖面前,國子監司業李清源等人更是拍著胸脯大叫,要去和海瑞辯論,把這個大逆不道的畜生駁斥的啞口無言,然後再把他明正典刑,免得說不教而誅。

群情激憤,一個個義正詞嚴,嘉靖看著面前的小山,恍惚之間,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登基之初,一掃正德弊政,受到萬民擁戴,那滋味多好啊!

或許真的應該辯論一番,人心是站在朕的一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