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收獲的時候(第2/3頁)

“爹爹好,平安喜歡爹爹,抱抱……”小家夥張開了雙臂。

唐毅哼了一聲,“你個臭小子,是看你娘抱不動你了,才跑我這賣好的!”

雖然嘴上說著,唐毅還是把兒子抱在懷裏,從書房出來,一路到了後院。唐毅在小站的住處,經過了兩次擴建,差不多有幾十間房子,雖然不算奢華,卻十足寬敞幹凈,後面是專門的馬房。

在院子中間,擺著一個巨大的東西,上面用葦席覆蓋著。

琉瑩好奇之下,和王悅影一起扯去葦席,露出了裏面的廬山真面目。

看過之後,兩個人都滿臉的失望。

“還當是什麽寶貝兒呢,原來就是馬車啊!”

“馬車和馬車可不一樣,睿智的夫人沒有看出不同之處嗎?”唐毅笑道。

“不同,不就是四個輪子嗎?路上又不是沒有。”王悅影隨口說道,唐毅沒有多說,拉著她上了馬車,琉瑩抱著平凡也上去了,兩個人並排而坐,中間坐著乖巧的平凡,和他哥不一樣,小平凡不聲不響,從來都是安安靜靜,和丫頭似的。不過小家夥腦筋卻很好,簡直堪稱天才,剛剛三歲,就能背誦一百多首詩詞,唐毅頗為得意。

安排妻兒坐好,唐毅親自牽來了兩匹高頭大馬,準備妥當,他抄起鞭子,輕輕一揮兒,馬車就啟動了,快速向外面跑去。

王悅影坐在馬車上,先是皺了皺眉,隨機嘆道:“的確有些不同,好像這個馬車更平穩了。”

琉瑩點頭稱是,又走了一會兒,她突然眼前一亮,“姐姐,你注意沒有,咱們方才走的是村子裏的路,七拐八拐的就出來了,這馬車的確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了!

這可是唐毅幾個月來的辛苦成果,當然這麽說有些不要臉,實際上還是有一大幫工匠,大家一起努力,唐毅最多提出一點建議而已。

自從準備發展馬匹,順理成章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馬車!

在汽車出現之前,馬車都是最高效的運載工具,尤其是四輪馬車,更是運量大,十分平穩,堪稱一大利器,只是在大明卻不多見。

唐毅吸取之前的經驗,沒有急著指手畫腳,他查了一番,結果發現四輪馬車中國古已有之,兩漢的時候就出現了,甚至更早的春秋戰國就有了。

還記得那幅《清明上河圖》嗎,唐毅就在上面發現好多四輪馬車。

只不過這些四輪馬車,和唐毅設想中的並不一樣。

唐毅讓人從京城弄到了一輛大明版的四輪馬車,親自駕駛,走了一圈下來,就明白差別在哪了,沒有轉向裝置,要想轉彎,就要繞非常大的一個圈,繞的人都頭暈了。而且缺少減震彈簧,遇到了一點不平整,屁股就遭殃了。

唐毅找來了工匠,交流之後,他們紛紛拍著胸脯保證,都說能做出轉向架。

果然,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有人拿出了成品,前車橋與雙轅杆制作在一起,通過旋轉的樞軸與底盤連結起來,能夠靈活轉動,而且前輪要比後輪小一圈,十分精巧。

唐毅又坐上了馬車,走了一圈,的確方便多了,可怎麽還是有些不舒服,他百思不解,恰巧平安跑來喊老爹吃飯,脫口而出,“拉車的馬好小啊!”

一語點醒夢中人,唐毅仔細看了看,突然恍然大悟,他把平安抱在了懷裏,狠狠親了好幾口!

小家夥幫他解開了一個難題,中國的四輪馬車落後,問題不在馬車,而在馬!

由於缺少力量足夠的挽馬,四輪馬車即便是做了出來,也沒有能拉得動的馬。如今大明的街頭,四輪馬車都是在特定的道路上運行,要求路面寬敞,平坦,沒有上坡下坡。體型單薄的馬兒才能拉得動。

因此,四輪馬車只能在城裏使用,出了城也就玩不轉了。

使用的範圍那麽點,誰還在四輪馬車上下功夫啊!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西方的國家很小,運輸距離短,而且地形平坦,又有高大強壯的挽馬,發展四輪馬車,得天獨厚。

大明可不行,光是漕糧北運,要經過兩千裏的大運河,期間山川道路,河網交錯,有多少困難?要是用馬車運輸,還不一定累死多少馬匹呢!故此選擇運河,才是王道!

發展道路的不同,完全是地理環境和經濟需要決定的,根本不需要自卑,甚至是妄自菲薄。

馬匹——最大的困難在唐毅這裏根本不是困難。

很快,能工巧匠就制作出了一輛唐毅心目中的四輪馬車,有靈活的轉向裝置,工匠們甚至耗費功夫,制作出了彈簧。

四輪馬車一下子變得平穩靈活,坐在上面,幾乎沒有什麽感覺。

王悅影和琉瑩興奮地撩開車簾,看著兩旁的風景,一望無際的稻田收獲完畢了,只剩下一堆堆的稻草,顯示著豐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