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仁義是留給自己人的(第2/2頁)

高拱還是第一次聽說,不由得張大了嘴巴,“原來岱青用的是狼的招數?人和畜生,都是一路貨色,果然無恥!”

“中玄公,草原和咱們信奉的不是一個法則,弱肉強食,狡猾是褒獎,無恥是勝利者的榮耀。對他們講仁義禮智信,是浪費吐沫,我們在乎的東西,人家未必在乎。所以和他們打交道,不能用我們的規則,不能給自己設限,作繭自縛!要變得比他們更卑鄙無恥,更加兇殘暴虐,和狼鬥,需要的是獅虎!仁義是留在自己人的,對外人只有兇狠,只有拳頭,沉醉七擒孟獲式的降伏其心,是愚蠢,是浪費,是犯罪!唐太宗雄才大略,自不必說,可是他卻有一短,‘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說出這話的時候,他是何等得意,可是他能想到幾十年後,安史之亂,又能想到,數百年後,痛失燕雲等地,倘若不是我大明太祖爺,成祖爺,北趕蒙元,恢復遼東,西域等地,設立九邊軍鎮。只怕中原百姓還在鐵蹄之下,惶惶不可終日,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唐毅的聲音不大,卻振聾發聵。

千百年來,儒家士人總是沉醉在仁政,王道的美夢裏,妄圖感化對手,征服人心,甚至不惜割肉喂鷹,養寇資敵、可是他們忘了,孔孟之說是建立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天下諸國,皆是大周的諸侯,是文明想通的一家人!

仁政,王道,得人心得天下,可是秦漢之後,天下一統,四境都是和中原文化風俗不同的蠻夷,哪怕對他們再好,等到中原衰落的時候,都難保不會被反咬一口。

五胡亂華,安史之亂,教訓不可謂不慘痛!

做官做到了高拱和江東的地步,早就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張,高拱不用說,信奉經世實學,唐毅的論調實在是合乎他的胃口,把高胡子說得頻頻點頭,恨不得拿個小本記下來。

至於江東,雖然他還不願違背儒家的理念,可是在邊境多年,見慣了百姓流離失所,也知道現實的殘酷遠不是京城的那幫官老爺兒能想象的。

只是除此之外,他們想得更深遠,唐毅會在這時候,提出對外的看法,絕不尋常。別看這小子蟄居小站,可是無論著書,還是推行賽馬大會,竟然比在朝的時候,影響力更大,威風更足。

更為重要的是唐毅還不到三十歲,早晚會入主中樞,執掌大明,這一點包括高拱在內,都沒有懷疑。

唐毅這是在宣揚他的理念和方針啊!

想要拉幫結派,光有利益相結,就會變成嚴黨一般的朋黨,追腥逐臭,成為利字當頭小人。

唐毅著唐學三書,此時又拋出了對外的政策,顯然都是在爭取支持,拉攏盟友。

“行之深謀遠慮,難得的是務實二字,甚和老夫之心啊!”高拱笑著說道。

唐毅連忙拱手,“中玄公高瞻遠矚,經權之說,鞭辟入裏,小弟甘拜下風,情願蕭規曹隨,中興大明!”

有些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唐毅用了蕭規曹隨,既有自比丞相之意,又以曹參自居,把高拱放在了蕭何的位置上。

說白了,就是咱們目標都是首輔,我願意先讓給你做,然後我再來。

占據絕對優勢,還能做到這一步,高拱有什麽可說的,兩個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唐和高的聯盟,就算是正式結成了。

他們絲毫不避諱江東,也不需要避諱,一個未來的帝師,一個潛力無限的年輕大佬,他們倆手拉手,哪怕沒有受到重創,徐階也幹不掉他們。

正在此時,場中突然發生了嘈雜叫嚷之聲,原來岱青贏了一場之後,竟然沒有下去,反而換了另一匹戰馬,又耀武揚威,沖到了賽場。

“哈哈哈,漢人都聽著,老子有的是戰馬,今天就要把你們全都打敗!”

高拱的臉色就是一沉,怒道:“行之,咱們可不能光說不練,讓人家笑話!”

“中玄公放心,小弟早就安排妥了,您瞧,這不是有人下場了嗎!”順著唐毅手指,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正牽著一匹馬,不緊不慢到了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