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父子兄弟(第2/2頁)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唐慎滔滔不絕,大談特談所謂的唐學,仿佛是他寫出來的一般,直接捧上了天。

一直到了家門口,唐慎還意猶未盡,問道:“行之,最近還有什麽大作嗎?”

“沒了。”唐毅老實說道:“那三本書,幾乎把我所謂的理財觀念都寫了進去,這也是我最得意,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其實我還想寫一些治軍理政的書,只是畢竟資歷太淺,隨便亂說話,也沒有分量,等過些年再說吧!不過最近我倒是再整理一些東西,要寫一本養馬的書。”

“養馬?”

“沒錯!”

唐毅笑道:“養馬可是一門大學問,這幾個月,我詢問了馬芳馬棟父子,還找來了九邊的老兵,仔細詢問,還別說,真有些心得。”

說話之間,父子倆到了客廳,唐慎掃了一眼低矮的土坯房,心裏酸酸的,敢情兒子就是在這裏治學啊,真不容易!

讓老爹坐下,唐毅給他倒了一杯姜茶,暖暖身體,有給火爐加了幾塊炭。

爐火越燒越旺,父子倆把外面長大的衣服脫去,唐毅又找來了兩個紅薯,一邊烤著,一邊笑道:“月影她們還在做菜呢,先給您老說說孩兒養馬心得吧!”

“為父洗耳恭聽啊!”

唐毅也打開了話匣子,自從把馬養成了驢,唐毅的倔脾氣就上來了,還就不信了,小小的馬都擺弄不明白,還怎麽治國平天下!

他用心苦學,不恥下問,還別說,真讓唐毅總結出一套選馬、訓馬、喂馬的心得出來。

“要想有好馬,就要有好的傳承,漢唐戰馬強大,都離不開好的種馬,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宛國遇到了神駿的汗血寶馬,漢武帝曾經用黃金鑄造一匹馬,送到了大宛,想要交換一匹汗血馬,卻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被斬殺,漢武帝一怒之下,派兵征討大宛,得到三千多匹大宛良駒,運回大漢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千多匹,就以這一千匹寶馬為父本,結合本地馬,繁衍出山丹馬,霍去病正是靠著這些神駿的戰馬,縱橫大漠,所向無敵。唐太宗年間,曾經把義和公主遠嫁大宛,換來了兩匹胡馬良駒,以此為種馬,繁衍出強大的盛唐鐵騎!”

唐毅滔滔不斷,把歷史說了一遍,而後嘆道:“漢唐兩次引入良駒,可最後汗血寶馬竟然在中原銷聲匿跡,蕩然無存,實在是一大憾事。關口就是沒有把種留住,引進了汗血馬,和本地馬配種之後,固然得到了許多強大的後代,可是由於引進的種馬數量太少,加上為了戰馬性情更溫和,更容易駕馭,會閹割戰馬,使之失去繁衍能力。如此一來,幾代之後,再也沒有純種的戰馬,故此馬又會退化回去,汗血寶馬也就成了一個傳說。”

“我這本養馬的書,說穿了,就是養馬規範,每一匹種馬都要進行登記,繁衍的後代一樣要造冊,建立起繁衍譜系,一代一代,優中選優,保證血統傳承。除此之外,還要嚴格挑選,精心喂養,我問過許多老兵,又觀察了一下手上的馬,總結一套新的規範,幼馬最好從八個月就開始挑選,兩歲之前,完成基本的訓練,能夠服從指令,不懼怕光、火、聲音、到了三四歲的時候,就完成訓練,要給戰馬安排專門的訓練師,練馬師、騎士、飼養員、營養師……每一項都要嚴格操作,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唐慎也是帶兵的,軍中也有好些戰馬,他最多就想到料好一些,平時經常跑一跑,哪裏想得到,居然有這麽多學問。

“行之啊。這麽養出一匹馬,可要比人金貴多了啊,朝廷能出得起銀子嗎?”

“當然不能!”唐毅笑道:“所以孩兒才力推賽馬大會,只有吸引天下人都加入其中,還要讓養馬賽馬變得有利可圖,才能快速繁衍出足夠的戰馬。”

“吾兒深謀遠慮,佩服,佩服啊!”唐慎由衷贊嘆,越發得意,從兩宋以來,多少人都想改革馬政,訓練出橫行天下的鐵騎,可唯獨兒子能拿出真正有用的辦法!

“行之,咱們爺倆好好喝幾杯,慢慢聊。”

“嗯!”

父子兩個手拉著手,一起出現在食堂,家人團團圍坐,眾星拱月般,陪著唐慎,平安撅著屁股,從桌子下面搬出了一壇子唐毅釀的果酒。獻寶般送給了爺爺,惹得唐慎開懷大笑。

一頓酒喝到了半夜三更,唐慎和唐毅勾肩搭背,醉得迷迷糊糊,就聽唐慎含混道:“兄逮,倒酒,喝,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