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眼見為實(第2/2頁)

“好啊,這個主意好,算上我一個,國子監那邊剛考完試,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嗎!”

這倆人也看透了,與其浪費口水,坐而論道,不如領著人去看一看,他們深信唐毅不會讓支持他的人失望的。

消息放出去,回響之熱烈,簡直超出了徐渭的想象,幾乎所有的翰林,從上到下,全都報名了,足有四十幾號人。

國子監那邊,更是熱鬧,王世貞本以為有個七八十人就很不錯了,哪知道光是報名的就突破了二百。

裏面有舉人、貢生、官生、恩生、功生、例生、土官、外國生、幼勛臣及勛戚大臣子弟,幾乎一個沒有落下。

而且仔細一了解,還有不少冒名頂替的,好多商人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仰慕唐毅的名聲,想要拜訪討教,就花錢從國子監的生員手裏買來報名的資格。

王世貞和徐渭互相通氣,是既喜悅,又擔心,這麽多人,如何安排啊,聽說唐毅那裏不過是個小村子,百十戶的人家,怎麽能住得下這麽多人。

後來還是諸大受和陶大臨想出了辦法,分批,正好國子監和翰林院不能空了,一次只準五十人前去,而且不準帶仆人,怕辛苦的別去,不怕辛苦的抽簽。

結果沒有人主動退出,最終抽出了五十個幸運兒,由徐渭和王世貞帶領,前往天津,考察書中所說。他們和同學們話別,花了四天的時間,趕到了天津。

又在人的帶領之下,來到了村子外面。

離著老遠,眺望過去,一片低矮的土坯房,冒著炊煙,看在眼裏,徐渭和王世貞,都驚訝的長大了嘴巴,同行的翰林和監生也都驚嘆,唐大人竟然住在了如此簡陋的地方,實在是令人驚訝。

他們走近了村子,遇到了忙碌的村民,這些村民只是看了看他們,就繼續忙自己的事情了,沒有絲毫的害怕,甚至已經見怪不怪了。

自從《國富論》刊發之後,就有不少商人仿佛朝聖一般,前來拜會唐毅,前不久,天津巡撫殷士儋還帶著大大小小的官吏,有知府,知縣,前來拜見唐毅,請教治理地方之法,盤桓了兩天才離開。

見慣了那麽多官員,區區一幫讀書人算得了什麽。

“果然和別處不一樣,老師還真是厲害!”王錫爵欣然說道,他幸運地抽中了簽,一想到還在京城寫青詞的申時行,就忍不住幸災樂禍。

“鳳洲公,咱們快點吧,村子就在前面了。”

王錫爵一溜煙兒跑在前面,其他人爭先恐後跟著,進入了村莊,四下留神,看得出來,的確房屋簡陋,低矮逼仄,老百姓以往的日子過得不算好。

可如今全然不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不論老人孩子,都換上了得體的衣服,幹凈整潔,不管是村子裏的道路,還是自己的院落,都規規矩矩。

而且家家戶戶的門前都堆著石塊方磚,好些急性子的人們已經準備開工建新房了。只是他們還必須完成一項神聖的任務,才能輪到自己。

那就是修建村子裏的學堂!

就在唐毅住的土地廟對面,辟出好大的一塊平地,幾十名打著赤膊的村民正在挖地基,目測一下,學堂的面積也有十間房舍,地面上有青石青磚,還有比腰都粗的房梁,在另一面,有十幾個木工在忙著制作桌椅板凳,預備著給娃娃們上學用,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要不了一兩個月,方圓十裏八鄉,最大的私塾就會赫然出現。

看得出來,村民們的確富裕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小小的村子,竟然舍得不惜血本,大興文教,都是老師的功勞。

身為唐毅的學生之一,王錫爵十足的自豪,何其幸運,能成為老師的弟子。

他迫不及待地嚷嚷道:“快去見恩師吧,我們滿肚子的話要請教恩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