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書生有百用(中)(第2/2頁)

沒有幾天,就吸引了一大幫村子裏的孩童,小孩子的世界往往是單純的,平安除了幹凈的不像話,還有身上的綢緞衣服,沒有什麽特別的,還不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們打成了一片,一起下河撈泥鰍,爬上大樹掏鳥窩,孩子們還把笨兒當成了玩具,在它的背上爬上爬下,伸出小手,幫笨兒撓癢癢,這時候笨兒就會舒服地躺下,享受著孩子們送到嘴邊的幹草,跟老太爺一般,十足享受。

一轉眼,唐毅到了小站差不多一個月,家人也漸漸適應了生活,琉瑩把琵琶和古琴都扔在了一邊,全心全意當起了保姆,照看兩個孩子,每天都要給他們洗衣服。由於換洗的衣服不夠,必須隨換隨洗,放在炕席上烙著,第二天才能穿上幹凈的衣服。

王悅影有些看不下去,她拿出了一個白玉的簪子,讓俞大猷手下的兵買來了一張織機,當初在家裏的時候,她也會織布的,趕在年前,給丈夫還有兩個皮猴子添幾件新衣服。

兩個女人,忘記了曾經的身份,往日的生活,開始關心瑣屑的生活,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努力讓五口人過得更好一點。

唐毅也沒有閑著,他覺得自己該掙些錢,有了進項,有了收入,日子才算步入了正軌,不然靠著偷偷摸摸典當東西,靠著俞大猷的接濟,算什麽事啊!

唐毅琢磨了半天,他從家裏找出一張桌子,擺好了文房四寶,在家門口,一棵楊樹的下面,貼上了代寫書信的字樣。

當年老爹為了養活自己就幹過,如今自己又拿了起來,唐家的人還真是遺傳啊!

頭一天沒人敢來,那些成年人可不像孩子一般,他們本能感到住進土地廟的這一家不一般,兩個女主人美得和天仙似的,男主人通身上下,更是氣度非凡,哪怕是十裏八鄉,最著名的地主,和人家一比,簡直就是天下的星星和地上的土塊。

到了第二天,唐毅等了一個上午,天空濃雲密布,片片雪花飄落,入冬的第一場雪,比起往年都要早了很多。

唐毅擡頭看著天,任由雪花落在臉上,緩緩融化。

傳說中的小冰河時期要來了,往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寒冷,帝國的北方,水旱災害不斷,流民四起,長城之外,更加遙遠的北方,過不下去的野蠻人會削尖兒腦袋,不斷南下。

或許儒家常說的天數循環也是存在的,只是做主的不是玉皇佛祖,而是氣候周期變化。

唐毅本以為不會有人來寫信,他就要回去,想不到,卻來了一個老婆婆,她提著一只母雞。

她很膽怯,往前走了兩步,又退回半步,偷眼看看唐毅,又連忙低下頭。

“可是要寫信?”

唐毅輕輕問道,老太太似乎鼓足了勇氣,走到了唐毅面前。

她輕聲訴說著,五年前,去了天津當學徒,聰明伶俐會來事,東家十分喜歡。說到這裏,老太太佝僂的背挺了起來,她不厭其煩地說著,東家提拔她的兒子做了掌櫃,還要把女兒嫁給他。兒子有出息,了不起啊,天天忙著大事,三年了,都沒空回家,她不急,一點都不急,讓兒子好好做事,趕快娶親,生孩子,她還要抱孫子……

老太太說著,唐毅筆走龍蛇,工整的小楷從筆頭流出,差不多寫了十幾張紙,老太太才驚呼起來,連忙阻止了唐毅。

“這,這要很貴吧?”

“沒事,第一份,算是送的。”唐毅溫和笑道。

“那怎麽好意思!”老太太打聽過了,三頁信紙就要一錢銀子,人家不厭其煩,寫了這麽多,還不要一兩八錢的啊?

“先生,老婆子家裏只有這只雞,夠嗎?”

唐毅看了看,挺肥的母雞,足有二三斤,“夠了,再送一個信封。”

寫好了地址,交到老太太手裏,她千恩萬謝,歡喜的什麽似的,趕快找人給兒子送信去了。

唐家的晚餐桌上,多了一道營養豐富的雞湯。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三五天的時間,唐毅差不多寫了十封信,賺了三百個銅錢,兩塊臘肉,一只雞,一條魚,扣除了筆墨的錢,就只剩下一百五十個桐子了。

貌似有點可憐啊,看來要找個更有錢途的工作,才能養活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