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代價(第2/2頁)

唐毅卻十分冷靜,心學解放人性,破除三綱五常的枷鎖,對於被理學束縛的人們來說,不亞於天降甘露。可凡事都有兩面,過度的自由,缺少了約束和敬畏,心學隨時會滑向另一個極端。變得和理學一樣,都沒法解決實際問題,變成了無用的空談。

而且心學講究以本心為價值標準,又會挑戰依附於天道氣數、陰陽五行等等觀念的君權神授……

解決不了實際困難,又被皇帝嫉恨,難怪歷史上心學會如同流星,一閃而過,盛極而衰。

該利用些時間,好好整頓心學,建立起完善的體系,把心學導入正軌,變成一個兼具理想和現實的可行的學問,真正征服明朝的士人,使得他們成為心學的忠實信徒,夯實基礎,打撈根基。

等到自己重新出山之時,手下能人雲集,英雄輩出,有足夠的本錢,大刀闊斧地施展才華。

……

“唉,這小子果然一肚子算計!”唐順之看過之後,把書信燒掉,面對著一團紙灰,心裏頭不停起伏。

徒弟的眼光的確厲害,而且勸諫君王,反受其害,被貶謫出京,差不多是所有丟官罷職當中,最體面的一種。不但不會損害唐毅的聲望,還會一改他之前幸進弄臣,少年得志的形象,日後回歸朝堂,再也不會有人那他的資歷,過往說事。

蹲下身體,是為了跳得更遠,得失之間,拿捏的恰到好處。

唐順之不由得感慨,徒弟比自己要高明啊。

其實唐順之是想答應嘉靖的要求的,修朝天觀的事情,他一手接下來,哪怕身敗名裂,他都扛著,只要把徐階趕走,扶持徒弟上位,他這個老師也就算是功德圓滿,可以安心了。

唐毅卻選擇了一條風險更大,但是受益也更大的道路。

實在是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啊?

嘉靖會讓唐毅如願嗎?

徐階會如何應付?

唐順之覺得事情不會這麽簡單,不能光想著好處,不注意風險。徒弟在家裏思過呢,當師父的就要出馬。

唐順之立刻加大了對所有人的注意,任何風吹草動,都不放過。

就在師徒兩個被趕出來的第二天,嘉靖派遣石公公去徐階的府邸問候,還送去了一盒當歸,問候首輔大人的身體。

當歸,當歸!

第二天,徐階就回到了內閣,人們都注意到了,首輔大人不像以往那樣,笑容可掬,見誰都如沐春風,哪怕要宰了你,也會笑眯眯的。

經過了這一番變動,徐階神色凝重,面容鐵青,看得人心裏頭發毛,甚至不寒而栗。徐階誰也沒見,在值房枯坐了一個時辰,而後去了萬壽宮,和嘉靖談了許久,當天晚上,就傳出了消息,徐閣老認為朝天觀乃是皇家廟宇,被雷擊起火,大不吉利,應當立刻修復,補全京城風水,不然後患無窮。

責成戶部和工部聯合辦理,從戶部撥銀一百五十萬兩,又從秋稅當中,預支一百萬兩,另征調民夫五萬,即日起,修復朝天觀。

不得不說,徐閣老真是一個天才,愣是拿出了子虛烏有的風水說事。只不過這個理由非常強大,也沒人敢明著反駁,不然就會被扣上破壞風水的罪名。

徐閣老也因為這一提議,獲得了嘉靖的賞識,聖眷回溫,搖搖欲墜的相位又奇跡般保住了。

只是代價卻有些大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戶部一下子就搬空了,還從大戶手上借了三十萬兩才湊夠數目。

在京官員的俸祿被押後了三個月,好些清水衙門的人眼珠子都紅了,開什麽玩笑,秋天收獲是糧價最低的時候,大家夥都想要多囤積一些糧食,買煤買炭,儲存一些蘿蔔白菜,以備冬天之用,這下好了,大家夥上你徐閣老的家中過年嗎?

而且征調五萬民夫,動靜更是太大了,正是秋收的時候,好些人剛開始割麥子,脫杆,晾曬,就被如狼似虎的衙役給帶走了,只留下一家子老弱婦孺,面對著田地,哭都沒地方哭。

京城周邊的府縣都遭了難,有的百姓,為了躲避徭役,竟然切斷了手指,變成殘疾。一時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老天爺似乎感到了百姓的悲哀,淅瀝瀝地下起了秋雨,又冷又冰。

完了!收獲的時候,最怕下雨,偏偏壯勞力又被帶走了,留在地裏的麥子收不回去,只會發黴變質,這個冬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凍餓而死,真是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