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未來的路(第2/2頁)

事實上,歷朝歷代,只有開頭的幾位君主或許有自知之明,能約束自己的權力,到了後面,皇帝就越發肆無忌憚。

比如正德和嘉靖哥倆就是最好的代表,一個荒唐胡鬧,一個剛愎自用,一意玄修,弄得國庫空虛,烏煙瘴氣。

“如果不限制皇權,早晚有一天皇帝,還有他的爪牙,親族,會毀掉財政,財政無法維系,必然要橫征暴斂,激起民變,民變興起,就要大力鎮壓,支出暴漲,又要加重盤剝百姓,結果就是逼得更多百姓扯旗造反,遍地狼煙,直到再也控制不住局面,朝代崩潰,重新開始!”

唐毅感慨道:“在這個過程中,儒家士人集團也充當了非常醜陋的角色,他們利用皇帝賦予的特權,兼並土地,壓榨百姓。而且在天下大亂之後,他們又轉投新主子,哪怕新主子是蠻夷外族,也不惜卑躬屈膝,留夢炎之流的無恥漢奸,就是儒家最大的恥辱!”

唐毅又道:“單純的憤怒和責罵沒有價值,為什麽漢奸層出不窮,其實道理不難理解,天下都是皇帝一人的,儒家士人的自我定為就是替皇帝牧民,說白了,就是給地主家放羊的牧童,百姓只是牛羊,他們只是拿錢做事的外人,舊的地主死了,或者敗落了,換一個新的地主,繼續幹活,有什麽值得奇怪的。”

……

王寅和茅坤一邊聽著唐毅的訴說,一邊互相看著,眼睛裏都流露出強烈的震撼,尤其是茅坤,他跟著唐毅那麽長時間,看出了一些端倪,唐毅種種作為,顯然不甘心當一個普通的權臣,可是又不像要揭竿起義,取而代之的樣子。

他們隱隱約約,能猜測到一些唐毅的想法,只是當唐毅真正說出來之後,他們還是被震驚了,仔細一琢磨,也不得不承認,雖然很殘酷,可興衰治亂,就是這麽一回事!

“大人,您可有解決的良方?”

“有!”唐毅說的口幹舌燥,喝了一杯茶,潤潤喉嚨,繼續說道:“君權神授最大的麻煩就是皇帝有權無責,大臣有責無權。就拿本朝來說,皇帝為了掌控大臣,為了維護自己無上的權威,不惜賦予科道言官風聞言事的權力,如此還不夠,又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就是為了馴服臣子,馴服天下人。堂堂宰輔之臣,沒有絲毫威嚴,諸如嚴嵩之流,要想哈巴狗一樣,在皇帝面前搖尾乞憐,戴香冠,插香草,跟著皇帝跳大神!這哪裏是首輔,分明是皇帝的奴仆!如此毫無尊嚴的文官,百姓何以尊重,何以服從,又怎麽指望著他扛起濟世安民的重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關鍵就在於四個字:責權對等!”

茅坤和王寅異口同聲道:“作何解釋?”

“皇帝要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出了錯,就要懲罰自己。”

沈明臣嘴快,說道:“大人,您的意思是下罪己詔?”

王寅笑罵道:“哪算哪門子負責,不就是一張廢紙嗎?要我說,只要做事,就難免出錯,莫非大人是要讓皇帝做錯之後,主動退位?”

唐毅含笑,搖搖頭,他看了一眼茅坤。

茅坤福至心靈,笑道:“外其身而身存,後起身而身先。皇帝要想永遠不犯錯誤,除非什麽都不做!”

“沒錯,皇帝只是國家的象征,真正做事的責任落在內閣,落在諸位大學士身上,有權有責,按照他們的才智和設想,去建設國家,如果出了錯,就要下台負責。包括科道言官也是如此,他們依仗著風聞言事的權力,已經成為了權貴的走狗和打手,可是要廢掉言官,何人監督官吏,只怕會出現更加黑暗的局面,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給予言官調查權,他們不再靠著聽說,就上奏言事,而是有詳細的調查,有真憑實據,依照法度做事,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廣開言路,才是真正的監督百官……”

唐毅侃侃而談,把滿肚子的想法都端了出來。

三位謀士仔細傾聽,不時發出疑問,或許唐毅解答,或是互相諫言,他們從下午開始談起,連晚飯都沒有吃,一直談到了第二天中午。

每個人雖然疲憊,可是卻難掩興奮之情,未來的道路總算是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