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好大胃口(第2/2頁)

“元翁,陛下剛剛召見了下官。”唐毅輕聲說道。

徐階愣了一下,苦笑道:“陛下慧眼識人,老夫銹鈍之人,不堪重用,長江後浪推前浪,老夫要恭喜唐大人了。”

唐毅連忙起身,惶恐道:“元翁說的是哪裏話,就算給下官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下官以為黨務之間,是趕快順應民意,結束亂局,安定朝政,至於如此,才是天下之福,萬民之願。”

“當真?”徐階並不相信,他習慣以己度人,假如自己是唐毅,背後有龐大的民意支持,幹嘛不搶班奪權,還想著息事寧人,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元翁,下官可以和您老坦白,俞老總的案子的確是天大冤枉,下官也替他鳴不平,可鬧到了如今,實在是出乎預料,下官也有罪責,您放心,只要處理了事情之後,下官一定向陛下請辭,歸隱田園,再也不問世事。”

嚯!

越說越厲害,唐毅到底是打得什麽算盤?

急流勇退,退歸林泉,說得好聽,實際上就是失敗者的遮羞布,凡是進入官場,就沒人願意當失敗者。徐階一萬個不信,可是他又弄不明白,唐毅到底是打什麽算盤。

只能笑了笑,“唐大人乃是我大明第一幹吏,你要是退了,可是朝廷一大損失啊。”

“元翁過譽了,下官捫心自問,年少得志,做事輕狂,不懂得分寸,實在是不適合官場。”唐毅顯得羞愧萬分,苦笑一聲,“下官說的都是真心話,請閣老不要懷疑。只是眼下還要審理案子,下官想向閣老保舉三個人。”

“請講。”徐階提高了注意力。

“第一位就是南京刑部右侍郎毛愷,第二位是南京都察院,右都禦史朱衡,第三位是漕運總督趙貞吉,由這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出面,共同審理大學士嚴訥私通倭寇,陷害忠良一案,下官以為定能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徐階努力保持著鎮靜,可是不停轉動的眼珠,還有抽搐的嘴角出賣了他的想法。徐階此時心中翻江倒海,平靜不下來。

唐毅推薦的這三位,趙貞吉不用說了,是徐階的弟子,毛愷也是徐黨的成員,擔任過保定巡撫,後來被嚴黨趕到了南京,朱衡更是嘉靖十一年的進士,不光有資歷,還有政績,從知縣一路做到侍郎,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名望和才能都是頂尖兒的。

他們三位都是徐階的黨羽,唐毅卻推薦他們來審案,究竟是打得什麽算盤?是唐毅糊塗了,還是他真的大公無私?

徐階一時也沒了主意,也不知道是答應,還是拒絕。

唐毅爽朗一笑,“元翁,下官只是推薦而已,該如何定奪,還要看內閣的意思,還要聽聖上的旨意,下官是戴罪之身,先行告辭了。”

說完,唐毅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他走了之後,徐階越想越迷糊,唐毅到底是打得什麽算盤?

沒有辦法,他只能讓人把張居正叫來,師徒兩個一同參詳。

“師相,弟子以為唐毅是包藏禍心,他在要好處了。”

“怎麽講?”

張居正道:“他推薦的三個人,毛愷和朱衡久在南京,難保不會被唐毅拉過去,至於趙貞吉趙大人,他當年被嚴世藩暗算,是唐毅挺身而出,而且趙老大人這幾年整頓漕運,頗有功勞,唐毅也曾經出力過。他們三位進京,明面上是處理案子,實則卻是搶奪三法司,他們不見得會徹底倒向唐毅,但至少兩不相幫,唐毅的處境就不會那麽被動了。而且他們一走,唐毅的人就可以接手留下的位置,一口氣拿下六個部堂高官,真是好大的胃口啊!”

徐階仔細推敲了半天,覺得很有道理,師徒兩個自動忽略了唐毅要退歸山林的想法。

開什麽玩笑,哪個年輕人能舍得放棄權力,根本就是惺惺作態。

“這一次徐階肯定猜錯了,大人的確要暫時退下來。”王寅搖著羽扇,含笑道:“十年辛苦,東南的確和以前大不相同,在東南的大地上,藏著一頭龐然大物,以往大人辛勤照料,使之不斷長大,如今已經足夠強壯,大人需要撒手,讓風雨撒進來,讓刀劍刺過來,這頭龐然大物才會徹底清醒過來,知道要做什麽,那時候大人振臂一呼,天下響應,四海豪傑,盡數歸心,成就大業之日不遠矣!”

沈明臣眨眨眼睛,若有所思道:“十嶽兄,你這是讓大人扯旗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