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師徒情深(第2/2頁)

徐階一怒,把毛筆扔在了一邊,他滿心都是怒火。

讓他氣憤的人很多,弄得徐階都分不清誰更討厭。

唐毅、胡宗憲、唐順之、王忬、唐慎、譚綸、楊博,王崇古,甚至是黃錦,嚴訥,王廷,等等人都在名單之上。

而最讓徐階受不了的就是外面的這一位!

捫心自問,上面的那些人都和徐階合作過,也都有大大小小的沖突,大家夥各自有各自的算盤,每個人的利益都不一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們怎麽折騰,徐階都能接受。

唯獨張居正,你小子自從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老夫就像護著小雞仔一樣護著你,平心而論,哪怕對兒子,都不及對你上心。

老夫把一生所學,一腔熱血,都灌給了你,指望著你能承襲老夫衣缽,一來能照顧徐家,讓徐家昌盛繁榮,老夫安度晚年,二來,也是讓你繼施政方針,中興大明,做一對傳承千古的師徒賢相。

徐階對張居正的心思,哪怕在唐毅強勢崛起之後,他都沒有變過。

誰能想到,應了那四個字:恩多成怨!

給的越多,反而越貪婪,越不知足。

徐階閉著眼睛回想,他總算清楚了,從一開始張居正就處心積慮,他先是冒冒失失彈劾唐毅,讓自己誤以為他想直接壓制唐毅的勢頭。

可笑當時自己權衡利弊,讓他不要動唐毅,只是針對胡宗憲。

哪裏知道,這個忤逆弟子陽奉陰違,反而從俞大猷下手,無非就是想把東南的事情徹底掀開,不給胡宗憲退路,也順勢把唐毅搞垮。

野心還真夠大的,胃口也不小!

可惜啊,你沒有一副鐵齒銅牙,你沒有,為師也沒有啊!

同時動兩位軍功起家的朝廷大員,外加一位兢兢業業的老將,能不引起天下武人的反彈嗎?

現在官場上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楊博那幫人也跟著搖旗呐喊,愣是要把事情引到文武之爭上面。

別看武將被文官壓制得死死的,可是武將畢竟是真正帶兵的,南北的戰局都要靠著他們,大不了人家一甩手,來一個同歸於盡。天下大亂,看誰先倒黴。

徐階不是一個善於處理復雜局面的人,他的全部功力都在權術和人事上面,只要把人擺平了,就沒有什麽困難的。

只是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大家夥要遵守遊戲規則,按照兩百年來,約定俗成的規矩,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徐階才能天下無敵。

自從於謙慘死之後,文官之間就有一個規矩,只要立下了潑天的軍功,就要保持體面,最多罷官致仕,不能再窮追不舍。

就拿王陽明來說,平定了寧王之亂,哪怕他的對手多麽恨他,只能把王陽明壓制在西南,甚至不敢罷了他的官。

胡宗憲十年抗倭,平定東南,論起功勞,甚至遠超王陽明,只是名聲不太好而已,但總要給他一個體面。

至於唐毅,功勞、聖眷、人望、實力,都是頂尖兒的,更是不能輕易為敵。

你突破了底限,人家就要拼死反撲,弄成了眼前的局面,幾乎不可收拾,也就沒什麽好奇怪的了。

一個不聽話的學生,哪怕才華再高,也不是好的繼承人,徐階真有心,直接把他給廢了。

幾次想硬下心腸,卻又遲疑了。

十幾年的相處,人都是有感情的,再說了,廢了張居正,誰能繼承他的衣缽?

唐毅?

那小子表面上溫良恭儉讓,實則處心積慮,勢力深不可測,一旦他進入內閣,就仿佛蛟龍入海,再也無人能制,為了祖宗江山,為了大明的安危,也決不能選擇唐毅。

其余眾人,能拿得出手的不多,比如楊博,高拱,張四維……這些人都算是一時之傑,可是他們和徐階都不是一個路上跑的車,理念不同,人脈勢力也不一樣。哪怕給他們再大的恩惠,也別指望著他們能全心全意向著自己,保不齊還會反咬一口。

不是淵明偏愛此,此花開後少花開!

正是徐階此時的無奈寫照。

唉!

不知道跪了多久,兩條腿都麻木的張居正突然聽到了一聲長嘆,簡直比起世上最好聽的音樂還要悅耳百倍。

房門推開,徐閣老從裏面走了出去。

“進屋說吧!”

張居正如蒙大赦,躬身進了值房,雙膝一軟,老老實實跪在了地上。

“師相,弟子給您惹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