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擴大(第2/2頁)

唐毅失聲一笑,“怎麽不記得,那可是不下於京城幾位罵神的攪屎棍子。”

“他是嚴訥的大舅哥,前些年死在了遼東。”茅坤低聲說道。

“原來如此!”

唐毅不由得感嘆,官場說起來也小的很,不經意之間,就會得罪人。好在總算是有了方向,不至於像是沒頭蒼蠅,亂猜亂想。

下面的任務就是如何破局反擊,唐毅動用關系,把陳聊芳的奏疏給弄到了,其中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的事情不少,幾乎都可以忽略,唯獨有一條罪名,寫的十分清楚,就是俞大猷曾經將八萬兩的銀票,分三批送給上司,一個月之後,俞大猷得以升任福建總兵。

陳聊芳據此認定俞大猷賄賂上司,數額巨大,罪行嚴重,不嚴懲不足以整肅軍紀。

唐毅隱約記得的確俞大猷升官了,如果此事當真,的確有些麻煩。不但涉及了俞大猷,也涉及到胡宗憲。

沈明臣記憶很好,他立刻向唐毅介紹了情況。

的確有八萬兩銀子,只是卻不是賄賂,而是俞大猷打了勝仗,從倭寇手裏繳獲的,胡宗憲讓他就地變賣,得到八萬兩銀子,全都充作軍餉,上繳總督府。

“有證據嗎?比如收據,或者是賬冊?”唐毅追問道。

沈明臣搖搖頭,咧著嘴苦笑道:“大人,要是我沒記錯,這筆銀子沒有進入公賬,而是采買了禮物。”

“禮物,給誰的?”唐毅隱約感到了不妙。

“嚴世藩,還,還有王直!”

嗡!

腦袋一下子大了三圈,胡宗憲這個人什麽都好,唯獨不拘小節,說白了,就是有點匪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比如唐毅就知道胡宗憲克扣了不少軍餉,其中有一部分用作宴飲款待,還有更大的部分是用來打點嚴家父子,收買倭寇頭子,買通間諜細作。

他出手大方,一次送出幾萬兩,好些倭寇頭子都是被他收買的。銀彈攻勢之下,倭寇內部人心惶惶,互相猜忌,亂成了一團,最後弄得王直和徐海不得不先後投降,不得不說,銀彈攻勢有些時候比起鉛彈還管用。

問題是這些錢都沒法正式走賬,只能靠著其他途徑填補虧空,變賣繳獲戰利品,征收提編,截留朝廷稅款,甚至以軍用名義,低價采購生絲,再高價賣出……

總而言之,能撈錢的法子胡宗憲都用過。

事急從權,如果這些行為發生在一個名聲很好的大臣身上,或許沒有事情,可問題是胡宗憲和嚴黨關系密切,加上他確實喜好排場,作風奢侈,人家很容易就把他和貪汙聯系起來,說也說不清楚。

看得出來,對方果真是一個高手,也足夠卑鄙。利用別人為國為民之心,反而作為罪狀,偏偏又讓你有口難言。

俞大猷戰場上有了收獲,沒有上繳而是私自售出,這是事實,把銀子轉給胡宗憲,沒有任何憑證也是事實,胡宗憲又把銀子給花了……哪管情理說得通,法理上也講不清楚的。

饒是唐毅機敏過人,都覺得事情很難辦,非常不好開脫。

幾個謀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許久,茅坤用手指敲了一下桌子,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鹿門先生,您可是有主意了?”

“哈哈哈,大人,說起來也是天意,如果直接把俞老總押到京城,三司會審,明正典刑,我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是誰讓他們自作聰明,在半路途中,審訊俞老總,就給咱們翻盤的機會。”

其實也不是對方犯傻,因為把人弄到了京城,大庭廣眾之下,貪汙的事情就算坐實了,也不過是把俞大猷貶為庶人,胡宗憲最多致仕了事,根本牽連不到唐毅,顯然對方不會滿足處心積慮的一擊,只拿下兩個可有可無的棋子,故此才會在途中威逼利誘,撬開俞大猷的嘴巴。

“大人,眼下咱們要把水攪渾了,凡是東南的大家族哪個沒有受過胡大帥的好處,豈止一個嚴世藩,徐階如此,就算嚴訥也是如此,要把事情散步出去,讓天下人都知道真相;其次,要發動東南的世家豪商,替俞老總和胡大帥鳴冤,不光要在京城歌頌抗倭功績,兩京一十三省,尤其是士林,輿論都要造起來!”茅坤大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