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急流勇退(第2/2頁)

原因很簡單,雙方實力差得太多了,直接拉開車馬炮,大開大合殺一場,走不過三個回合。相反,唐順之按兵不動,他也是心學的巨擘,門人弟子眾多,徐階未必看得清楚,誰是真正的徐黨,誰是唐黨!

分不清敵我,徐階就沒法痛下殺手,唐順之想做的就是牢牢抱住徐黨,等到徐階倒台的那一天,憑著徒弟的實力,完全可以接收徐黨的成員。

擁抱有時候比對抗更有殺傷力,只是一切都因為胡宗憲的大鬧而變成了空。

當初為了胡宗憲能調回京城,唐毅煞費苦心,由於胡宗憲出身嚴黨,加上和唐毅的關系,他被視作唐黨的標志性人物之一,徐階早就想處之而後快。

“汝貞兄,你好歹也是領兵十年的大將,又在京城一年多,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你非要和徐閣老吵,華亭可不是寬宏大度的人,他必然會報復的。”唐順之憂心忡忡說道,這邊能撐住場面的大臣不多,除了自己,就是胡宗憲了,難怪唐順之埋怨。

“呵呵呵,荊川兄,你見識高明,本來我是極為佩服的,只是這一次我卻沒法苟同。我不和徐階吵,他們就能放過我嗎?”胡宗憲咬著牙說道:“自從我進京以來,彈劾我的奏疏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他們的目的我都清楚,我做了那麽多年的總督,提拔了多少人,有些人眼紅,想要取而代之,不把我攻擊倒了怎麽會善罷甘休,說到底,還是我擋了人家的路!”

胡宗憲的這番話反倒讓唐順之沒有話講了。

他說的都是事實,朝廷的位置就那麽多,永遠都是僧多粥少,胡宗憲不是一個人,光是他提拔的紅袍官員就不下三十位之多,大多數還在東南的官場上春風得意。不把胡宗憲幹掉,就沒法動這些人。

“行之為了護著我,暗中擺平了不少的明槍暗箭,我心裏頭有數!”胡宗憲嘆道:“胡某人是知恩圖報的,行之幫了我,我就要替他鳴不平!”

唐順之長嘆一口氣,“汝貞,你的心意我明白,可是你也不能自己找死啊!說句不客氣的,徐華亭沒準已經下令手下的言官,彈劾你了。”

“彈劾就彈劾,反正兵部尚書我也當膩了!”胡宗憲滿不在乎道,他在東南,前呼後擁,光是隨從就上千人,簡直和皇帝沒什麽區別。

可是到了京城,車不過一輛,轎不過一頂,凡事都不能做主,還要被一幫討厭的言官等著,橫挑鼻子豎挑眼。

俺胡宗憲是七尺的漢子,不是受氣的小媳婦。

“汝貞!”唐順之沉著臉道:“你不能耍小孩子脾氣,兵部至關重要,下一步南兵北調,整頓九邊,都離不開兵部,你要是走了,行之,還有咱們的大業該怎麽辦?”

“照樣辦,還會辦得更好!”

胡宗憲突然神秘兮兮一笑,“荊川兄,你那麽聰明,我要是離開了兵部,你說說接兵部最好?”

“誰?”唐順之愣了一下,突然從胡宗憲的笑容中捕捉到了一絲不尋常,“你不會是想讓行之接替兵部吧?”

“沒錯!”胡宗憲斷然說道:“我算是看透了,徐階手段不在嚴分宜之下,而且為人虛偽,慣會收買人心,百官馬首是瞻,唯命是從。他又對行之厭惡打壓,打了勝仗,都有人挑毛病,要是打了敗仗又會如何?常在江邊走,沒有不濕鞋。九邊絕非久留之地,萬一出了點紕漏,還不被吐沫星子淹死。反正行之的軍功也夠了,他趕快回京,你們師徒聯手,抗衡徐階才有把握。”

聽這話,胡宗憲也不是一個什麽都不顧的傻大膽,看起來莽撞,實則他是深思熟慮過的。

唐順之當然盼著徒弟能回來,他的舞台還是京城,軍功的加持有了就行,太多了反而會成為拖累。

只是對於胡宗憲這種自我犧牲的作法,唐順之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麽好。

“唉,荊川兄,掏心窩子說幾句,我這輩子最大的功績就是抗倭,再讓我留在官場上,也做不了什麽,還不如讓開位置,只要你和行之在,還有誰能欺負我?胡某早就想急流勇退,頤養天年,正好遂了心願,你該替我高興才是。”

唐順之張了張嘴,竟不知道說什麽了,憑著胡宗憲的功勞,他只要退了,誰又能把他怎麽樣呢?

只是唐順之的心撲通撲通亂跳,總覺得沒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