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不能彈劾(第2/2頁)

這話一出,楊繼盛設身處地一想,臉也紅了。

胡宗憲在東南這些年,儼然南方的皇帝,手握幾十萬大軍,生殺予奪,全憑自己一心,何等舒服,何等暢快!

年前的時候,他趕到了危機,唐毅幫著他運作入京,起初胡宗憲還是高興的。可是真正要放棄東南的事業,他突然變得惆悵起來。

距離抗倭大功告成只有一步之遙,而且到了京城,他只是六部尚書之一,上面還有司禮監,有內閣,更有皇上。

無數的婆婆壓著,車不過一輛。隨從不過兩三人,雲泥之別,胡宗憲早有估計。

他不想讓手下跟著受罪,就把兩位最重要的謀士,沈明臣和王寅留給了趙炳然,還向他極力推薦,說這兩位都是當世大才,熟悉東南情況,正好給趙大人充當左右手。

說得很好,可是轉過天,胡宗憲正要離開杭州的時候,卻聽人說起,趙炳然接手總督府之後,立刻把所有人都給辭退了,胡宗憲的幕府也不例外。

胡宗憲憋了一肚子氣,他有心去找趙炳然鬧一番,可轉念一想,大印都給了人家,還有什麽可折騰的,只能感嘆人走茶涼。

趙炳然是徐黨的,當初唐毅和徐黨合作,把他調進了京城,胡宗憲就把賬算在了唐毅身上,以為他不夠朋友,沒有交代清楚,故此到了京城,胡宗憲才會表現出格。

唐毅猜出了一二,可是他有苦自知,短短的年前年後,豬樣變色,他和徐閣老之間,早就貌合神離,而且隨著嚴黨岌岌可危,胡宗憲這個曾經的嚴黨,受到越來越多的議論。

尤其是朝廷中的清流,很多人都磨刀霍霍,還開列出什麽嚴黨二十寇的名單,胡宗憲赫然在上。

面對洶湧的民情,唐毅也是無可奈何,他總不能堵上每一個人的嘴,關鍵還是在胡宗憲,他必須適應從東南總督,向兵部尚書的轉變。

只是這些話當著楊繼盛,唐毅不好說,他只能請徐渭幫忙,去和胡宗憲好好談談,把這段時間的變化告訴胡宗憲。

接風宴因為胡宗憲,草草收場。

兵部兩位大人來了,唐毅也總算能卸去千斤重擔,專心致志處理三泰票號的案子。

唐毅順利查清楚,嚴世藩利用三泰票號為掩護,往來日本,大肆走私,套取黃金暴利。並且設計內廷諸珰,把他們拉進來,作為他的罪行掩護。

用心險惡,可見一斑。

唐毅又派遣楊安帶兵前往登州,查獲嚴世藩的船隊,把負責人嚴明給抓了起來。

大網逐步收緊,罪證也越發完整,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

事關嚴世藩,注定是青史留名的大事情,絕對不能有任何差錯,唐毅反復斟酌之後,才提筆寫下了結案的文書,準備呈交嘉靖。

好不容易處理好了文書,唐毅鎖在了辦公的簽押房,然後才轉回家中,到了第二天,唐毅親自帶著文書,送到了內閣。

從內閣出來,如釋重負。

沒走多遠,正好迎面碰上了董份,他是會試的副主考,離著老遠就說道:“唐大人,正要找你呢,今科會試,為國取才,務必要公正公平,杜絕作弊,少不了兵部幫忙,我正好有事情和唐大人商量。”

他的話音很高,顯然是說給別人的,唐毅就是一愣,這家夥不是嚴黨的幹將,吳鵬的女婿嗎?

當年吳鵬之死,雙方還是仇敵,多少年都不說話,無事獻殷勤,肯定有問題。

唐毅加著小心,兩個人一起到了兵部,一進簽押房,董份就四處看了看,確定沒人,才壓低聲音,說道:“唐大人,我是奉了閣老的命令來的。”

“哪位閣老?”唐毅問道。

“還能是誰,嚴閣老唄!”董份嘆口氣,“唐大人,您是聰明人,咱們開門見山。閣老年紀大了。他是真心想退,他和我們說,朝中諸公,可堪托付的唯有唐大人和令師荊川先生,求大人開恩,收下我們吧!”

說著,董份竟然大禮參拜。

要知道他可是比唐毅的資格老多了,只能說真的變天了。

唐毅半晌沒說話,突然一笑,“董大人,咱們都不是三歲孩子,你說投靠,我就信了,豈不是太沒面子了?”

董份仰起頭,“唐大人,我們是有誠意的,嚴世藩的底牌,我可以告訴大人。”

“講!”

“他手上有大人,還有徐家走私的證據,您千萬不能拿三泰票號的事情,攻擊嚴世藩,不然,必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