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最年輕的侍郎(第2/2頁)

徐渭得意道:“你們都在這等著,我還有事,一會兒凱旋儀式就開始了。”

果然,過了一刻鐘,第一隊十匹戰馬跑了過來,上面十名騎士扛著五顏六色的旗號,一面跑,一面大喊:“督師駕到!”

連著三隊騎兵跑完,接著出現了大隊人馬,五十名騎兵開路,中間有五十名騎兵,他們扛的都是繳獲的戰旗,還帶著硝煙和血腥,斑駁的旗面,無聲地訴說著戰鬥的艱難。

唐鶴征他們,還有兩旁看熱鬧的百姓都伸長了脖子,跳著腳巴望著。

又過了一會兒,是俘虜的士兵和戰馬,最令人感到震撼的則是上百個獨輪車,上面胡亂堆放著人頭,車上還插著旗號,寫著是某某台吉部下,曾經做過多少罪孽,殺了多少百姓,又是被誰給擊斃的。

看到這裏,百姓們先是驚訝,接著有人嚎啕,有人歡呼,整個場面都沸騰了。

當初在設計這個環節的時候,唐順之還說有傷天和,未必妥當,唐毅堅持認為血債血償,必須要給百姓一個發泄的管道,而且京城官員百姓對東南的軍隊都有著鄙視,認為他們只是南蠻子,能打倭寇,不能打韃子。

唐毅就要讓他們看看,南方的軍隊究竟能不能打!

等到這些都送進京城,唐順之率領著大軍才出現在人群的面前,高大的戰馬,旗幟飄揚,將領威嚴,士兵雄壯。

好一支威嚴雄師!

伴隨著他們的出現,兩邊鞭炮聲音響起,鑼鼓喧天,每走一裏路,都有士紳官員敬酒,短短十裏,走了兩個時辰,才到了安定門前。徐階正率領著文武百官,前來迎接,次輔大人伸手要去牽韁繩。

唐順之是連連搖頭,“唉,讓黃台吉跑了,功虧一簣,實在是不敢居功。”

“荊川客氣了,一戰斃殺五千北虜,足以讓俺答哭一個冬天了!”

“豈止是冬天,我看要哭到明年了!”左都禦史潘恩笑著說道。

張永明把話接過來,“等到明年,再來一個狠的,俺答這輩子就別想笑得出來!”

“說得好啊!”

百官歡聲雷動,一起簇擁著唐順之,還有得勝歸來的將士,一路到了午門,將繳獲獻給了皇帝。

嘉靖派遣黃錦,拿著聖旨,好好褒獎了一下有功將士,並且命令內閣和兵部,盡快擬定一份有功將士的名單,提交上來。

徐階適時向嘉靖上書,他言說唐順之本來是以大學士兼掌兵部,如何能自己賞自己?還請陛下盡快挑選新的大臣,接掌兵部。

嘉靖立刻同意,並且要求第二天就展開廷推。

嚴嵩還在休假,嚴世藩正給老娘披麻戴孝,都沒法參加廷推,完全成了徐階的一言堂。

東南總督胡宗憲,不出意外,被調入京城,成為兵部尚書。

原兵部右侍郎趙炳然加右都禦史,出掌東南。

兵部人事大換血,令大家頗感意外的是繼任兵部右侍郎的竟然是為官不足六載的順天府尹唐毅,這還不算什麽,更令人發指的是這家夥竟然拿到了三十一票的絕對多數,比起胡宗憲還多了四票。

無數人都大呼沒有天理!

是不是唐毅施了妖法,要不然怎麽會推舉一個還不到二十五歲的人出任兵部侍郎?反觀自己,在這個年歲,恐怕連進士還沒考上,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對於當事人來說,卻不怎麽吃驚,唐毅畢竟和徐黨的關系,要比胡宗憲親近,加上他在京城辛苦了兩年多,又是裕王的師父,中立派對他沒有好感,也不願意得罪,至於嚴黨,看似勢同水火,可是有嚴嵩的那番談話,有人已經開始向唐毅靠攏,這一次廷推,就是最好的投名狀。

在嘉靖四十年的最後兩天,唐毅終於跨過了最為艱難的一個門檻。

附帶著一個好消息,胡宗憲述職之後,就回到了東南,他還要和趙炳然交接,至少要明年三月之後,才能趕到京城。

至於兵部左侍郎,是由楊繼盛接任,他也同樣要交割清楚。

換句話說,眼下偌大的兵部,全都歸唐毅說了算。

貌似壓力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