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無處安放的唐毅(第2/2頁)

還剩下一個詹事府,唐毅當過少詹事,往上走一步,就是正三品的詹事,品級夠了,可還是閑差,不符合嘉靖說的要重用的條件。

徐渭也算是聰明人,擺著手頭算,到了最後,幹脆揪頭發,可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唐毅的位置。

“行之,你就不該回來,就在兩淮看風景多好啊!吃得好,穿得好,還有美人環繞,想想啊,就跟天堂似的!”

“我也想在天堂享受啊,可就怕在天堂久了,人就麻木了。”唐毅露出了坦然的笑容,“沒地方就沒地方,反正我現在還有病,再說了,翰林學士也不錯。”

徐渭撇撇嘴,信你的就怪了!

不過他也聽出了唐毅話語中的自信,只要心氣還在,就有機會。再說了,如今的朝局,一天到晚,都在不停變化,誰知道風會吹到哪邊!

“成了,不管如何,先把年過了再說!”徐渭輕松說道。

唐毅頗為贊同,他以養病為名,躲在家裏面,天天和兒子玩耍,戚安國已經四歲多了,轉過年就要發蒙。唐毅索性每天抽出點功夫,教給戚安國讀書認字。

對於自己的兒子,他倒是很寬容,有空了,遷出小毛驢馱著平安在院子裏走一圈,或者是跟兒子一起堆個雪人,家裏面還有一大堆從海外送來的稀罕玩意,這對父子擺弄的不亦樂乎。

幾天時間,轉眼就過去了,離著過年越來越近,京裏的老朋友都來了,首先就是徐渭,接著是王世貞,如果王世懋不是外放了興國知縣,也會跑來。除了他們,還有曹子朝,曹大章,殷士儋等等。

越是風雨飄搖的時候,大家就越要抱緊一些,互相取暖吧,唐毅儼然已經是一個團夥的領袖了,只是這個團隊實力有點差。

陪著家人吃了團圓飯,放了鞭炮,年三十也就過了,第二天唐毅換上了新衣服,帶著兒子平安,要去給老師唐順之拜年。

雖然他們師徒之間不講究虛禮,但是作為弟子的心也要到了。

還沒等唐毅出門,徐渭又氣喘籲籲跑來了。

“行之,出大事了!”

“什麽事?”唐毅鎮定問道。

徐渭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道:“周延死了!”

“什麽?”

唐毅身體一晃,腳下有積雪,差點摔倒。

“什麽時候的事?”

“就是今天早上,周延這些年身體就不好,聽說昨天晚上還吃了餃子,精神頭不錯,誰知早上一看,人就僵了。”徐渭搖頭嘆息道。

前面提到過,周延是左都禦史,執掌都察院,乃是朝廷的總憲。周延並非嚴黨的核心,只是依附嚴嵩就是了。

他一死,左都禦史就空了出來,誰掌握都察院,就能掌控數量龐大的禦史言官。權柄之重,幾乎趕得上吏部尚書,都是手握封神榜的狠角色。

左都禦史空出來,下面一定有一場生死較量,嚴黨必受,而徐黨又必須攻下。

唐毅突然打了一個寒顫,嘉靖四十年的春天,還真是有點冷啊!唐毅下意識裹了裹皮袍子,把平安抱在了懷裏。

“兒子,咱們先回家,等下午爹再帶你去看師公。”

平安似乎感到了氣氛壓抑,什麽也沒說,乖乖點了點頭。唐毅和徐渭到了書房,兩個人對面而坐,都沒有說話。

憑著他們的默契,早就看到的眼前的局,徐黨這邊,能爭左都禦史的人不少,可是有把握的不多。

“行之,前些日子,聽說要調楊博進京。”

徐渭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讓唐毅瞬間就是一機靈。

楊博不是可有可無的小人物,他在軍方根基深厚,又有晉黨的支持,他進京多半要執掌兵部。

嚴徐黨爭到了這個地步,新陳代謝越來越明顯,為了防止亂局出現,穩住兵部,穩住軍隊,就成了必然的選擇,楊博入京,多半是嘉靖的意思,徐階也樂見其成。

對於此老唐毅沒有太多說的,可是他要是執掌兵部,老師該何去何從呢!

“左都禦史!”

唐毅和徐渭異口同聲說道,說完之後,唐毅的臉就沉了下來。

前面已經說過了,都察院絕對不是人待的地方,唐毅沉吟一會兒,果斷叫譚光準備馬車,一路直接到了唐順之的府邸。出來迎接的是唐鶴征。他接過平安,用力掂了掂。

“小家夥又沉了,都成了胖墩兒了!”唐鶴征嬉笑道:“爹剛回來,你就到了,真是湊巧啊!”

唐毅腦袋嗡的一聲,大了三圈,他什麽也顧不得,拔腿就往書房跑,情急之下,都忘了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