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2/2頁)

“瞧我的記性,差點把大事忘了,這是南京都察院禦史林潤林大人的一封信,請大人過目。”

唐毅就是一愣,林潤算起來是同科當中,非常能幹的人物。

他是福建人,字若雨,三甲進士出身,初授江西臨川知縣,任上大刀闊斧,清理冤獄,掃平多年匪患,又清理土地,興辦學校,三年比過去三十年幹得都多。老百姓人人交口稱贊,呼為林青天。

只是他忽略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這麽能幹,把別人置於何地!

一幫官員就想盡辦法,排擠林潤。

所幸林潤背後也有一大幫丙辰科同年幫襯著,尤其是唐毅,他雖然不言不語,可是交通行所到之處,無不盡心竭力,給同年們提供幫助和庇護。

唐毅想辦法,把林潤運作到了南京,擔任禦史。本想讓他先穩一穩,哪知道林潤是如魚得水。

當縣官發揮不出他的本事,幹言官才是他的長處,到任第一本,就彈劾了南京國子監祭酒沈坤。

由於罪證確鑿,一本絕殺,沈坤被關到大獄,不久喪命。

初試身手,解決了一個國子監祭酒,別人都為之側目,唯獨林潤,絲毫不滿足,這才只是小試牛刀。

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放在了鄢懋卿身上。

經過搜集調查,林潤整理出鄢懋卿的五大罪狀,其一要索屬吏,饋遺巨萬;其二濫受民訟,勒有錢人賄;其三置酒高會,日費千金;其四虐殺不辜;其五怨咨載路,苛斂淮商,幾至激變。

寫好之後,林潤反復斟酌,按照道理來講,這五條罪名,拿下鄢懋卿已經足夠了。

只是林潤也不傻,這些年彈劾嚴黨之人,如過江之鯽,可鮮有成功的。別說嚴嵩父子,就算是他們的爪牙,也很難對付。林潤覺得光有道理,似乎還欠缺一個關鍵的東西。

思前想後,他就想到了大班長唐毅,要說起來,林潤對唐毅充滿了敬佩之情,這位當初可是彈劾過嚴世藩的,而且還大獲全勝。光是這份驕人的戰績,就值得頂禮膜拜。

正巧這時候戚繼光接到調令,要往北方去,林潤就拜托戚繼光帶著密信,前往京城面交唐毅。

將過往的經過說完,戚繼光就主動告辭了,他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唐毅拿著這封信,心裏面七上八下。

前面彈劾吳山的人是耿定向,接著林潤又要彈劾鄢懋卿,全都是丙辰科的同年。如果說巧合也或許是巧合,如果說不是巧合……很顯然,歷史正在重演。

丙辰科的菜鳥,除了自己,還有諸大受、陶大臨、徐渭等少數人之外,多數都剛剛做過一任知縣,政績突出的,被調入了六科和十三道。

還有很多在京觀政的,陸續進入各部,他們雖然不是小菜鳥,可是根基淺薄,很難明白朝堂上的刀光劍影,搞不好就會被當成槍使,還不自知。

嚴黨要鬥,但是決不能站在第一線,給徐階當炮灰。

唐毅心裏漸漸有了盤算,他立刻給林潤回了一封信,告訴他不要輕易出手。同時,唐毅又急忙給陽明學會的幾位老前輩通風報信,讓他們想辦法約束心學門下,老實做事,盡量少摻和爭鬥。

光是這些還不夠,唐毅正好職務清閑,他把徐渭和王世貞找來,三個人湊在一起,假假的也算是三大才子,雖然唐毅有點充數的嫌疑,但是憑著六元的光環,吸引力比起徐渭和王世貞還大。

正巧,當年唐毅也召集過同年一起商討開海的事宜,有過前例,也不至於引起猜忌。唐毅把聚會定為以文會友,交流八股,提攜後進。

純粹學術性了,更加不引起注意。神不知鬼不覺,唐毅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科們交流之後,大家夥心裏都有了數。

幾乎所有人都感激不已,唐毅已經是四品大員,他還能想著大家夥,有一個貼心的大班長指點,絕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丙辰科一下子有了主心骨,而且沒有小卒子沖鋒陷陣,後面的大佬也不好輕易動彈,徐階也舍不得拿心腹去拼。

朝堂竟然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只是平靜注定是短暫的,就在六月間,鄢懋卿上書,請求重劃鹽區,厘清鹽稅,給沉默的官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唐毅聽到消息之後,都驚得搖頭大嘆,鄢懋卿啊鄢懋卿,我放了你一馬,你怎麽自己還送進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