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鹽稅(第2/2頁)

還不就是一句話。只是以往沒有人願意為他們出頭而已。

“朝廷欠了你們多少?”

韓德旺忙說道:“啟稟大人,差不多有半年之久,也不用都要來,哪怕給三個月,我們也就知足……”

“不用說了,都回家去準備馬車,到廣積庫等著吧。”

唐毅說的輕描淡寫,在場的眾人都傻愣愣不動彈。

“你們不想要俸祿了?”唐毅提高了八度。

這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一萬個想!

只是他們求爺爺告奶奶,如論如何也要不來,唐毅一句話就能辦到?再說了,現在也不是發俸祿的時候,給他們發了,別的衙門又會如何?

唐毅看著一個個猶猶豫豫的家夥,真想給他們幾個嘴巴子。瞧你們的德行,當我是吃素的?

沒好氣道:“你們不是不放心嗎,讓韓德旺跟著我,去戶部走一趟,讓他親眼看著,親耳聽著,總不會有錯吧!”

說完,唐毅大步流星往外面走,其他人連忙推了推韓德旺,別愣著了,跟著去吧。

韓德旺連滾帶爬,跟在了唐毅的後面。

到了外面,上了馬車,直接到了戶部衙門,唐毅讓人把名帖遞上去,沒有多大一會兒,從裏面跑出一個藍袍的官員,胸前繡著白鷴,五品官。

一見唐毅,連忙走了過來:“行之,你有什麽事情只管一個紙條就是,還用得著親自來嗎?”

來人正是殷士儋,張居正那一科的進士,在翰林院熬了十年的資歷,被擢升為戶部郎中。對於翰林官來說,殷士儋算是熬出了頭,一任郎中做下來,機會來了,甚至能直接跳升侍郎,大多數情況,也會升任小九卿,成為實權人物。

當年唐慎參加科舉的時候,殷士儋就幫忙輔導過,雙方結下了緣分。

後來唐毅的交通行在山東擴展聲音,就找到了殷家。這些年下來,殷家靠著交通行的支持,發了大財。除了生意上的往來,殷士儋也是心學門人,在一年多之前,正式加入陽明學會。

總而言之,這倆人既是夥伴,又是同志,還是朋友。殷士儋也想不到,當年的少年,在七八年之後,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已經是正四品,比自己還要高!

殷士儋絲毫不嫉妒,反而十分高興。

“衙門裏面亂哄哄的,咱們找個飯館,邊吃邊談。”

唐毅笑著點頭,殷士儋帶路,找了一家魯菜館,殷士儋點了十幾樣的菜,每一道都是色香味俱全,可憐的韓德旺是一道也沒見過。唐毅和殷士儋都只是微微吃了兩口,就放下了筷子。

韓德旺意猶未盡,也要跟著放下筷子,唐毅笑道:“你隨意,不管我們。”

“啊?好,好啊!”

韓德旺樂不得低下了頭,沒一會兒腮幫子就鼓起來了,和倉鼠似的,別提多滑稽了。

“老哥,戶部忙嗎?”唐毅笑道。

“忙,別提多忙了!”殷士儋說道:“這些天一波接著一波要錢的,來頭兒還都不小。”

韓德旺聽在耳朵了,就嚇了一跳,莫非要壞事?這種托詞他可是聽得多了,不會要敷衍吧!

不過就算敷衍,能白吃一頓,也算是賺到了。

唐毅不解道:“戶部有銀子?”

“嗯,這不兩淮兩浙的鹽銀到了,足足一百三十多萬兩哩!”

“嚯,鹽稅啊!”唐毅頓時來了精神,眾所周知,食鹽歷代以來,都是暴利行業。

在大明立國之初,一年的鹽稅就有一千多萬兩,朱元璋和朱棣能大刀闊斧,靠的就是充足的稅收支持。

只是往後鹽稅歷年削減,到了嘉靖三十六年,甚至不到二百萬兩,嘉靖三十七年,更是跌到了可憐的一百五十萬兩。

是可忍孰不可忍,嘉靖更是大發雷霆,把嚴嵩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嚴嵩立刻派遣了人手南下,一年多的時間,前後送到了戶部兩批銀子,第一批有一百五十萬兩,第二批等於是增加的,一口氣多了一百三十多萬兩。

“當真是好本事啊!不知道究竟是誰斂了這麽多錢?”唐毅好奇問道。

“還能是誰,鄢懋卿唄,嚴嵩把兩淮、兩浙、長蘆、河東都給了鄢懋卿,總攬鹽務,前所未有啊!”殷士儋把聲音壓低,在唐毅耳邊說道:“行之,據我所知,大頭兒被鄢懋卿他們給貪了,朝廷看到的只是小頭兒。”

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