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超級馬屁精(第2/2頁)

嚴訥痛心疾首說道:“仆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及至後世,淫佚衰微,不能統理群生,諸侯背畔,殘賊良民以爭壤土,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於下,怨惡畜於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盭而妖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

一言以蔽之,嚴大人認為這是上天示警,必須采取行動,反躬自省,改正錯誤,不然更大的災難就會接踵而至。

他的觀點得到了在場大多數官員的認可,附和者甚多。

其實大家未必真的相信老天爺發出了警告,只是這幾年朝廷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沒錢的時候,發不出俸祿,市舶司賺了那麽多錢,還是發不出俸祿,銀子都哪去了,還不是被禍國殃民的巨貪給侵吞了。

別的油水豐厚的衙門不指著俸祿過日子,也就算了。他們可都是做學問的清水衙門,一個個苦兮兮,窮哈哈,怨氣沖天。

好不容易來了一個機會,他們哪能不盡情發泄。

紛紛高談闊論,大講上天示警,朝廷必須有所行動,不然獲罪於天,後果不堪設想。

甚至還有人映射說是朝中出了奸佞,才出現亂國之相……

這些話都聽在了禮部尚書吳山的耳朵裏。

說起來她也夠倒黴的,本來入閣有望,馬上就要被尊為吳閣老,想想那幾天,吳山做夢都是張著嘴的。

可突然殺出一個耿定向,攪黃了入閣不說,還弄得嘉靖心中不快,皇帝的幾句話,就弄得吳山狼狽不堪。好些言官看準了機會,紛紛上書彈劾,弄得他滿頭包。

幸好嚴家父子還沒有放棄他,嚴嵩多方回護,讓吳山稍微放了一點心。

可哪裏知道,老天爺都跟他過不去,竟然出現了日食,如果放在往常,吳山還不至於這麽為難。可眼下呢,群情激奮,如果自己違背百官的意思,保證明天彈章就能把自己給淹沒了。

為了挽救名聲,為了坐穩儲相的位置,吳山覺得有必要上書,建議嘉靖采取救護之禮。

坦白講,吳山的決定對朝局是有好處的,至少要對這幾年的亂象有個反思自省。

哪知道禮部之中,卻出來了強烈的反彈之聲,趙貞吉擔任漕運總督之後,袁煒遞補為左侍郎,距離吳山只有一步之遙。

說起袁煒,也相當不簡單,早年有神童之名,在強手如雲的浙江鄉試奪取了第二名,會試中了第一名,等到殿試的時候,一度被推為狀元,不過由於文章犀利,鋒芒畢露,才委委屈屈,當了一名探花。

如果袁煒幸運一些,他有希望成為繼商輅之後,又一位三元及第。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好玩了,或許是吃了殿試的虧,袁煒從此之後,一反常態。他收斂起鋒芒,開始專心專意寫青詞,拍馬屁,一肚子的才華都變成了馬屁文章。

十幾年如一日,把嘉靖拍得舒舒服服,銷魂透骨。西苑永壽宮有一只獅貓死了。嘉靖十分痛惜,為貓制金棺葬於萬壽山之麓。又命在值諸儒臣撰詞超度。大家都窘然無措,不知如何落筆。惟有袁煒揮筆成章,文中有“化獅作龍”等語,最合聖意,嘉靖龍顏大悅。

從翰林官做起,一路超擢,竟然也位列部堂之列,真是讓唐毅這種拼死拼活的苦孩子有買塊豆腐撞死的沖動。

馬屁精之所以為馬屁精,那是時時刻刻,都有過人之處。

在一片支持救護的聲音之中,唯獨袁煒不以為然。

“陛下以父事天,以兄事日,群陰退伏,萬象輝華。是以太陽晶明,氛薐銷爍,食止一分,與不食同。乃是陛下敬天修德的結果,爾等以為當行救護之禮,置陛下數十年如一日的苦修於何地?”

好家夥,一出手,就壓得所有人無話可說,可是他的流氓邏輯終究不能獲得百官認可。

吵來吵去,吳山最後還是采納多數人意見,主張應當救護。這下子可惹惱了袁煒。他憤而上書,滿紙都是肉麻的嘉許,嘉靖果然采納了他的話,加上之前耿定向的彈劾,嘉靖對吳山更加不喜,竟然勒令致仕回家,嚴黨的一員大將,就此折損,百官都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