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惺惺相惜(第2/2頁)

“裝,真會裝!”徐邦陽暗暗鄙夷,杭州知府雖然是高配的四品官,可再怎麽高,也只是地方官吏,擺不上台面。

僉都禦史雖然也是四品,卻執掌一省,權力大了何止十倍。

而且對於翰林官來說,最難的不是入閣拜相,而是如何從“藍月亮”變成“大紅袍”。哪怕那些名揚天下的前輩,什麽商輅啊、李東陽啊、楊廷和啊,包括嚴嵩在內,都是坐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冷板凳,十年算是少的,二三十年都有。

無數翰林前輩就是在漫長的煎熬之中,被慢慢淘汰掉了,抱憾終生。

相反,一旦成為光祿寺卿、苑馬寺卿、國子監祭酒一類的小九卿,或者是僉都禦史,穿上了紅袍,那麽恭喜你,苦盡甘來,從此進入了升官的快車道,五六年時間,升任部堂,執掌一部,一點難度沒有。

還有更妖孽的,比如歷史上的張居正,仗著徐階的提拔,一年的時間,從翰林學士火速入閣,簡直比火箭還火箭……

無論張居正怎麽妖孽,只怕他都無法超越唐毅了,在擔任杭州知府兩年之後,一步升任應天巡撫,從此步入封疆大吏一級,速度之快,年紀之輕,官位之高,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決策的時候,聽說內閣都吵翻了天,司禮監也不敢批紅,吵來吵去,最後還是嘉靖親自拍板,把唐毅送上了應天巡撫的寶座。

嘉靖是氣迷心了?還是覺得把唐毅推到了火坑,良心發現,突然要彌補他的損失了?

你要是這麽想,顯然是把嘉靖想得太美好了,這位道君皇帝把唐毅又推到了另一個更大的火坑,餓不,根本就是火山!

先說說應天巡撫吧,南直隸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安徽加上江蘇,面積非常大,事情也多,就會根據不同的使命,設置不同的巡撫,比如為了對付倭寇,就設立了蘇松巡撫,為了平定農民起義,設立了鳳陽巡撫,從名稱就可以看得出來,同為巡撫,但是管轄的側重區域完全不同。

那唐毅這個巡撫管什麽呢?

簡言之就是南京,就是留都,就是應天府!

再說明白點,就是管理南京多如牛毛的軍隊!

“徐公子,喝茶。”唐毅倒了一杯。

徐邦陽慌忙雙手捧起來,“多謝大人,您只管叫我邦陽就是。”唐毅沒說話,而是示意他把茶水喝下去。

徐邦陽仰脖,把茶水倒了進去。

嘔!

一股難以形容的苦澀從嘴裏蔓延開,徐邦陽差點都吐了,他強忍著把茶水咽了下去。難道唐毅還要戲耍自己?

下一秒,他也傻了,只見唐毅給自己倒了一杯,也喝了下去。

“喝得了苦茶水,才能幹得了大事情。”唐毅嘆道:“朝廷讓我裁軍。”

“不會吧?”

徐邦陽真的嚇壞了,開什麽玩笑,光是減少一點俸祿,就弄得振武營兵變,死了一位侍郎,要是大刀闊斧地裁軍,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唉,振武營兵變,陛下極為震怒,不只要嚴懲叛亂士兵,還要徹底清查,將無用之兵悉數革去,減輕朝廷負擔。”

唐毅淡淡說著,針對振武營兵變,南京兵部侍郎李遂主張安撫士兵,許復舊制月糧及折銀,並密捕為首25人入獄,殺3人,其余戍邊衛。

胡蘿蔔加大棒,這也是歷來嘩變的慣用手段,這一次還死了一個侍郎,不殺人是交代不過去的。

只是朝廷態度非常耐人尋味,以往得過且過的內閣對這個處置非常不滿意,認為亂兵燒殺搶掠,殘忍分屍朝廷命官,已經形同匪徒,不可能效忠大明朝廷,必須全部解散。

同時,還有其他募兵,世兵,也積弊重重,必須加以清查整頓,重新核定員額,發放糧餉。

內閣如此態度,嘉靖又處在盛怒之下,自然準了內閣所請,在挑選辦事人員的時候,平叛之中,表現出眾,沉著冷靜,才華橫溢,有大將之風的唐狀元,唐欽差,就成了不二人選。

要不是內閣熱情推薦,唐毅無論如何也當不上應天巡撫的。

只是破格提撥不是出於什麽好心,而是嚴黨想要把唐毅放在火上烤!看著略顯瘦削孤單的唐毅,徐邦陽突然生出一絲同情,他曾經痛恨過唐毅,恨不得他粉身碎骨。可是這些年下來,徐邦陽越發敬佩唐毅的手段,羨慕他的好運氣。只是到了如今,他才窺見了唐毅的另一面。

從出道至今,唐毅一直充當背黑鍋,幹臟活,當牛做馬的悲催角色,所做之事,都危險重重,換一個人,只怕早就粉身碎骨了。

“唐大人,卑職,卑職才疏學淺,要是能幫得上大人,只管吩咐就是,絕不含糊!”徐邦陽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