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國法無外人情(第2/2頁)

光是給竇峪請願的萬言書,就堆得厚厚一摞,殺了他只會犯眾怒。

牛二虎雖然在這個案子之中,罪孽不大,可是縱觀他的所作所為,別說是殺了他,就算是剮了,也是罪有應得。

偏偏他背後又牽連到了鎮守太監何緩,這幾天何緩頻頻派人過來,詢問案情,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就是要狠狠處置竇峪,不止他一個,那一天陪著竇峪一起去牛家的振武營軍士,一個也不能跑,通通都要死。

小小的一個命案,竟然成了雙方角力的關鍵。

偏偏唐毅由於密旨在身,要去調查,扳倒張鏊。最容易的就是拿這個案子做突破口,狠狠處置竇峪這些人,並且給張鏊扣上帽子,把他從兵部尚書拿下來,然後再說別的。

只是一旦這麽幹了,在別人看來,就等於站在了何緩一邊,搞不好就會得罪了南京的士紳官僚,到時候一頂閹黨的帽子就會扣在頭上。

唐毅剛剛二十出頭,就算按照明朝官僚的平均壽命,他還有四十年的宦海生涯。

一旦被打成閹黨,那接下來的酸爽就可想而知了,人家嚴閣老好歹也是從六十多歲才開始變壞的,之前人家還是品行高潔的清流一枚呢!難不成要背一輩子的罵名?

“大人,無論如何,這個竇峪都不能死。”金丹大聲說道:“這樣的一條漢子要是被殺了,良心過不去啊!”

“沒錯!”孫可願也說道:“師父,朝廷對張部堂,還有振武營有所猜忌,如果冒然處死竇峪,激起士兵的不滿,再有人興風作浪,我怕……”他沒有說下去,可是意思很明白了。

唐毅沉吟許久,“你怕,我也怕,這官當得真沒意思,越是高就越是怕!”

唐毅感慨了兩句,又把卷宗拿了過來,揉了揉酸脹的眼睛,繼續看下去。從心裏講,誰都是敬重好漢的,竇峪埋葬了二丫頭之後,大可以逃跑,憑著他的功夫,想要逃走不會費太多的事。

他能回來認罪,就很了不起了。

我就不信,找不到一點破綻……

唐毅的牛脾氣上來了,反反復復,一直看到了東方拂曉,他突然眼前一亮,站起身,心滿意足地伸了伸懶腰。

“呵呵,這回竇峪算是活了,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我還要重重處罰他才是。”

唐毅發現了什麽呢?

原來牛二虎把竇峪打跑之後,就發現了新娘子已經死了,這家夥也的確野蠻成性,對新娘子一點感情也沒有,只是當成了玩物,死就死了,甚至沒有裝殮屍體,直接扔在了洞房。他想著把葛老頭找來,讓他們把女兒的屍體帶走,牛爺根本懶得搭理。

思前想後,這塊正好可以拿來做文章。

唐毅在卷宗裏加了幾句:二丫頭重傷未死,悠悠轉醒,二虎謂之曰:活者為我妻,半死不活是拖累。怒而殺人,恰遇竇峪歸來,見此暴行,義憤填膺,手刃二虎。

這段話加完,孫可望和金丹看了一遍,紛紛伸出了大拇指!

高,真是太高了!

首先,幾句話,把蓄意殺人,變成了因為救人才出手誤殺,惡劣的程度一下子下降了好幾個档次,從死罪,變成了活罪。

其次呢,這一段改動,涉及到的三個人,其中兩個都死了,竇峪不會給自己找麻煩,也就是說,死無對證,誰也說不出什麽!

大明的法律條文雖然比起同時代的西方要嚴謹多了,但是漏洞同樣一大堆,想要鉆,還是有辦法的。

誤殺最多就是充軍,打棍子,唐毅參考歷年先例,挑了一個最重的,仗責一百二十,充軍五千裏,一口氣貶到了海南,天涯海角。

判決一出來,士紳百姓是歡聲雷動,人人拍手稱快,大贊欽差大人執法公正,還有人送萬民傘。

唐毅也不給何緩反應的時間,立刻執行。所謂一百二十棍子,如果狠狠往死裏打,三四十就能要命,唐毅有心放水,加上一大堆士紳出錢,行刑的衙役兜裏都裝滿了銀子,只是虛應故事,打破了一層皮,歇個三五天就完事了,唐毅特意派遣八名親衛護送著,走水路去海南。出了南京城,就是胡宗憲的治下,就算何緩不甘心,也沒有辦法。

唐毅盤算得很不錯,只是他低估了死太監的愚蠢,一場天大的麻煩正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