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料事如神(第2/2頁)

當然真要是再關幾個月,先崩潰的一定是唐慎。

爺倆到了書房,講起了這些日子的經過……自從唐毅被關起來,最心急的就數唐慎,當聽到消息的一刹那,他幾乎昏倒,甚至想要帶著人馬把兒子救出去,直接亡命天涯。

還好唐慎手下有一批極為出眾的幕僚,其中最有分量的一個人叫茅坤,此人是嘉靖十七年的進士,曾經出任過兵備僉事,後來因為彈劾被罷官閑居。

茅坤的資歷遠在唐慎之上,本來他是想去幫助胡宗憲的,不過由於季本出面,和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茅家同交通行關系密切,茅坤才答應出山,作為唐慎的謀主。

茅坤經歷過起落,經驗豐富,才思敏捷,幫著唐慎做了不少事情,深得唐慎的敬重。

他告訴唐慎,唐毅做事周密,不會隨便燒毀證據,再有他簡在帝心,沒有皇帝點頭,誰也動不了他,暫時唐毅是安全的,關口是怎麽幫著他脫罪。

唐慎冷靜下來,他第一時間找到了剛剛從泉州回來的胡宗憲,聽說唐毅把罪證燒了,沉默了半晌,十指緊緊摳著大腿,仰天長嘆。

“行之,你可是救了東南,救了我胡宗憲啊!”

唐慎眼睛噴火,“胡部堂,感謝的話還是等著行之出來再說吧!”

胡宗憲拍著胸膛說道:“放心吧,我一定竭盡全力。”

很快,他們就打聽出了朝廷派遣楊博為欽差,而且唐順之也送來了密信,說明推舉楊博的緣由。

看完了密信之後,茅坤頓時冷笑了一聲。

“中丞,荊川先生到底是太老實了,他被徐階耍了。”

“怎麽?”唐慎吃驚道:“我沒看出來,能拖一時是一時,辦法不錯啊。”

茅坤連連搖頭,“按理說徐階是您的老師,疏不間親,我不該多說,可是徐階這麽做,實在是不夠地道。”

唐慎沉著臉,怒道:“講,不要藏著掖著。”

“好,那我就說了。”茅坤冷笑道:“陛下對狀元郎是賞識器重的,狀元郎燒毀證據,也是顧全大局,這一點陛下是明白的,那他為何還要派人徹查呢?”

“這個……”唐慎猶豫了一下,“請問先生高見。”

“兩個字:泄憤!陛下是因為倭寇進犯南京,打碎了中興英主的美夢,迫切需要人頭祭旗,恰逢狀元郎燒毀了證據,就把火氣都撒在了狀元郎的身上,故此大動幹戈,不依不饒。”

“嗯,有道理,可是這和徐閣老有什麽關系?”

“哎呦,我的中丞啊,這不是明擺著嗎,陛下是疑心狀元郎和倭寇有染,而倭寇又有海商大姓支持,而那些月港的罪證又牽連到海商大姓。陛下很容易聯想到令郎是為了包庇海商大姓而燒毀罪證。”茅坤嘆道:“其實這件事情不難解釋,如果令郎真是為了包庇海商,幹脆在攻下月港的時候,就一燒了之豈不是更好?以徐閣老的才智不難看出來,陛下真正氣的是通倭,以他的地位,只要幫著令郎好好解釋,未必不能脫罪。而如今呢,他偏要鼓動楊博南下,還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白了,就是為了保全他自己,保全徐黨!哪怕是拖延成功,令郎也難逃丟官罷職的命運,一旦因為通倭而丟了官職,這一輩子再想起來就難上加難。”

唐慎如夢方醒,頓時氣得渾身顫抖,可是他也知道,罵死了徐階也沒用,怎麽保住兒子的政治生命才是當務之急。茅坤不愧是智者,他指出解鈴還須系鈴人,只要把倭寇進犯南京和唐毅焚毀證據拆開,變成兩件事情,唐毅不但沒有罪,還是一心為國的表率。

可這兩件事容易拆開嗎?

就在唐慎沒有頭緒的時候,譚綸發現了重要的線索,他從賣菜的小販嘴裏得知,在兩個月前,小販送菜走錯了人家,結果發現院子裏有一幫又矮又壯的家夥,手裏都拿著明晃晃,造型奇特的刀,正在練功。

有一個管事還給了他五兩銀子,讓他不要隨便傳出去。

譚綸當即找了一把倭刀給小販辨認,小販十分篤定,那幫人手裏拿的就是這種刀。譚綸大喜親自帶隊,在小販的指引下,沖到了那個院子。

一查之下,竟然發現了五名傷員,正在養傷,還從菜窖裏找出了不少折斷損壞的倭刀。看到這一幕,譚綸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贊嘆道:“行之果然料事如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