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官小權大很難辦(第2/2頁)

不愧是多年的首輔,發起威來,還真有幾分威風駭人。

可是徐階心中暗喜,嚴嵩已經落入了自己的節奏,難得總算是能戰勝他一次了。

徐階面無表情,跪倒在地,大聲說道:“陛下,臣以為東南的事情不是孤立的,朝廷開海,傷損到了走私集團的生路,他們奮起反擊,先是劫掠市舶司的貨船,不成之後,又派人攻擊南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期間阮鶚被殺一案,唐毅焚毀證據一案,誠如陛下所說,都是為了掩蓋罪行,欲蓋彌彰。臣以為必須徹底調查清楚,不把這夥喪心病狂的謀逆之徒揪出來,大明朝就永無寧日!”

見兩位大臣都說徹查,嘉靖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說說,都由誰去調查。”

“鄢懋卿!”

嚴嵩搶先說道:“鄢懋卿是老刑名,又清楚東南的事情,讓他查準沒錯。”

“呸!”嘉靖一口否決,怒罵道:“鄢懋卿那個蠢材,堂堂一個欽差大臣,竟然讓唐毅在他眼皮子底下把罪證給燒了,簡直酒囊飯袋,無用的廢物!等治了唐毅的罪,他也跑不了!”

嚴嵩討了一個老大沒趣,老家夥也冷靜下來,今天的風向怎麽不對勁啊,還是少說點話,等回家的時候,和兒子好好商量一番,到底是哪裏出錯了?

嘉靖見嚴嵩不說話,就把目光放在了徐階身上。

“徐閣老,你怎麽看?”

徐階說道:“陛下,臣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不過臣以為此案堪稱大明有史以來,頭等的大案,必須派遣重臣去調查,資歷要比趙貞吉和鄢懋卿都高,如此才能壓得住場面。而且呢,涉案人員想來數目驚人,必須公平處置,勿枉勿縱。只有辦成無可挑剔的鐵案,才能讓天下人信服。”

“嗯,你說的有理。”嘉靖頷首說道:“要夠資歷,還要有本事,又不能和唐毅有牽連,你們都好好想想,看看誰合適。”

這個標準一出,就去選人吧,比趙貞吉他們還高的,只有六部尚書和都察院掌院,吏部吳鵬,禮部吳山。刑部歐陽必進、左都禦史周延都是嚴黨的人,由於阮鶚的案子,加上剛剛嚴嵩的失誤,弄得嘉靖都不信任他們。

還剩下三位尚書,唐順之是唐毅的老師,根本不用考慮,戶部方鈍和兵部許論一來年紀太大,經不起舟車勞頓,再來他們都是世家出身,論起家族根基,比起徐階還要深很多,讓他們去查案子,估計永遠都查不出真相。

外廷不行,那就內廷吧!

黃錦和袁亨一起跪倒了,黃錦哭訴道:“皇爺,奴婢曾經和唐毅共事,不敢領命。”

嘉靖一咬牙,又把目光落在了袁亨身上,“你呢,總沒有和唐毅共事過吧?”

“啟稟皇爺,奴婢是沒有和唐毅共事,但是奴婢上次抓過唐毅,外人都知道我們不和,奴婢也,也不適合!”

袁亨當然不喜歡唐毅,可是他為什麽不接呢,這就是內廷大珰的精明。

東南鬧成了這個樣子,沒有金剛不壞之身,誰敢走這一趟!

嘉靖強忍著怒火,司禮監是不行了,還有錦衣衛,一想到這裏,嘉靖自己就搖頭了,唐毅和陸炳一起在天津開海,要說兩個人沒有關系,傻瓜都不信。

這回倒好,內廷外廷全都歇菜了。

“朕怎麽就養了這麽一堆廢物呢!”嘉靖氣得翻白眼,他的腦中快速轉動,京城的人不行,南京的那些人更不行,倭寇都打到了城門,他們沒準也和倭寇有勾結。嘉靖的疑心病犯了,看誰都像是有問題的。

說起來也是諷刺,偌大的大明朝,六部九卿,竟然沒有合適的人去辦唐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唐毅這些年的經營總算是開花結果了,從內廷到外廷,都和唐毅有了深不可測的厲害瓜葛,誰也不能輕易動他。典型的官小權大,影響非凡!

一個知府做到這種程度,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嘉靖越想越憋屈,這些人都不行,難道讓兩位閣老南下,可是他們自己也不信任啊!都他娘的一丘之貉!

就在嘉靖幾乎暴走的時候,徐階突然說道:“啟奏陛下,臣保薦兵部尚書三邊總督楊博,此人一定能擔負起陛下的囑托,將案情查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