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突破口(第2/2頁)

唐毅誰也不叫,他自己一個人,對著十大箱賬冊,發起了挑戰,他先是把賬冊分門別類,然後進行核算,當然要都計算一遍,累死唐毅也做不到,他只選了幾個主要的州縣,把最近五年的賬目算了一遍。

光是這樣,普通人也要好幾個書吏幹半個月,唐毅一個人,三天就解決了。

當他把賬目算清楚之後,就面帶冷笑,讓人把一個叫周啟華的書吏叫了過來。

周啟華不到四十歲的樣子,接替了老爹的職位,在戶部幹了十幾年。他們這些吏員也沒有升遷的可能,而且不犯大錯也不會被開除,所以對待上官只是表面尊重,心裏頭頗不以為然。

“小的拜見學士老爺,老爺您吉祥如意,富貴榮華。”

唐毅微微一笑,“周書吏,你不用口花花的,本官找你過來,是想問問你,大明律法載有明文,貪汙六十兩就要扒皮萱草,如果貪汙了八千兩,又該如何?”

周啟華聽到這個數字,就是一愣,隨即笑道:“大人說笑了,小的們別說八千兩,就連八十兩都沒見過,該怎麽處罰,小的實在是不懂,大人,要不您去問問刑部的官?”

“刑部?到了刑部,你還活得了嗎?”唐毅伸手拿出一張清單,甩到了周啟華的面前。周啟華將信將疑,把清單捧在了手裏,滿不在乎地看去,可是他看了一眼,頓時手腳冰涼,渾身哆嗦。

看到了最後,他幹脆癱在了地上,渾身抽搐,仿佛從水裏撈出來的一樣。

唐毅負手而立,感嘆地說道:“人人都說戶部窮,可是誰能想到,一個個區區小吏,就能用沖賬的方式,貪墨上萬兩之巨,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原來,唐毅檢查了浙江各州縣的賬目,就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蘇州松江等地屬於張士誠的地盤,由於當地老百姓抵抗激烈,朱元璋對蘇松,包括浙江等地都十分痛恨,下令加征重稅。

普通一畝民田交糧食三升三,而蘇州一畝田最多要交七鬥,足足差了二十倍還多。

而且由於對這些地方征收重稅,還特別規定,蘇松,浙江等籍貫的官吏,不得任職戶部。免得黨護鄉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朝廷對這些地方收稅非常重,而蘇松和浙江等地也有秘訣,那就是拖延,有的州縣能拖延一二十年,少的也有七八年,拖來拖去,等到朝廷絕望了,就會下旨意免除部分稅賦,這也是富有大明特色的地方和中樞的博弈。

但是令唐毅驚奇的是,嘉興府的賦稅竟然沒有拖欠,讓唐毅大呼不解。他把所有賬目都找了過來,熬了一個通宵,總算讓他找到了原因,因為在這之前,有一筆銀子匯到了戶部,把賬目給填平了。

這筆銀子又是哪來的呢?

唐毅繼續追查,原來是戶部向豪商借來填補虧空的。

難道是豪商心眼兒好,幫著嘉興府還賬?顯然不是,事實上是豪商為了兩頭通吃,買通周啟華,讓他幫著做賬,錢在戶部轉一圈,先把嘉興府的拖欠的稅款給抵消了,然後再交給戶部。

這樣一來,豪商手裏就有了兩張欠條,一個是戶部的,一個是嘉興府的,至於人家怎麽從戶部和嘉興撈錢,那就不是唐毅能清楚的,但是唐毅知道,光是這一手,周啟華就撈到了八千兩的好處。

等著看完了唐毅的清單,每一筆賬目如何流動,寫的一清二楚,周啟華就仿佛被掏空了一般,攤在地上。

“完了,全完了!”他是真想不明白,唐毅這家夥到底是什麽做成的,那麽復雜的賬目,就算幹了幾十年的人都未必能清楚,他怎麽幾天功夫就弄得明明白白,難道人家說的是真的,他是文曲星下凡,能掐會算?周啟華再看向唐毅的目光,就充滿了敬畏。

唐毅笑眯眯蹲在他的對面,“周啟華,我要是把這份清單送出去,誰也保不了你的腦袋!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不過是來觀政,不想攙和你們那些爛事。”

一聽這話,周啟華激動地爬起來,砰砰磕頭,“多謝大人不殺之恩,多謝大人啊,您就是我的重生父母,再造爹娘。”

“行行行,我可不要你這麽大的兒子。”唐毅笑罵道:“周啟華,你在戶部也這麽多年了,可知道嚴家撈了多少銀子?有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