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決戰金殿(第2/2頁)

“大概從前年開始,交通行就在做開海的評估調查,這是吳天成親自撰寫的報告,半個月之前,就送到了京城。”

大家夥都是一愣,不解地看著唐毅,滿臉疑惑,心說你都做好了準備,還挨這個累,圖個什麽啊?

唐毅輕笑一聲,“佛祖講經尚且要八百羅漢,孔聖人也有三千門生,要想開海,除了要務實,也要務虛,把勢頭造起來,才能事半功倍。而且,最關鍵的是我要個大家夥一個露臉的機會,陛下已經決定要舉行廷議,最終決定開海與否。此一戰,就是咱們丙辰科第一次,作為一個團體發聲!”

唐毅突然變得熱情洋溢,攥著拳頭說道:“我們這一科先天不足,又面對著朝局動蕩,稍微不甚,就會成為別人的炮灰。要想在官場上生存下去,就要有一個夠強大的靠山,只要替陛下把開海的事情做好,在陛下的心中丙辰科的地位就會不一樣,有了陛下做後盾,我們之間再互相團結,互通有無,守望互助,別看我們的官小,地位低,但是螞蟻多了,也能吃掉大象。我們誰也不能指望,只能指望自己!”

“說得好!”徐渭站起身,用力拍著唐毅的肩頭,“果然是我徐文長的兄弟,就是有魄力,有膽子!”

陶大臨毫不客氣給了徐渭一拳頭,“行之光是你的兄弟,就不是我們?”

“就是,別忘了我也是丙辰科的榜眼,也該為大家夥做點事情。”諸大授也說道。

王世懋和曹子朝也頻頻點頭,激動地攥著拳頭。

王世貞看在眼裏,不由得心裏吃味,要說起來他們丁未科才是公認最強的一科,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人才齊備,欣欣向榮。可是同如今的丙辰科比起來,怎麽就差了一股子味道。

說白了,能人太多也不好,缺少了一頭足以領袖群倫的雄獅,各自為戰,永遠形不成戰隊。

不過吃味歸吃味,王世貞也真心盼著丙辰科能興旺,他的親弟弟,表弟都在這裏,他們好了,自己也好不是。

弄清楚了唐毅的打算,大家夥也不在抱怨,打起萬分精神,白天和同學們溝通感情,商討事務,到了晚上,他們幾個還要湊在一起,把開海可能帶來的問題都想清楚,一個一個化解。

還要感謝嘉靖,道君皇帝給了唐毅寶貴的觀摩機會,讓他對三大巨頭都有了清楚的認識。

雖然不至於把三巨頭玩弄股掌之中,但是至少他不會高山仰止,不知所措。

而且除了三巨頭之外,真正讓唐毅感到僥幸的是他把嘉靖給看透了。

論起手中的權柄,嘉靖絕對是朱老四之後,最為強大的皇帝,他可以呼風喚雨,為所欲為,可是嘉靖又是最不負責,最得過且過的皇帝,他能為了大禮議和朝臣展開二十年曠日持久的大戰,他也能容忍嚴家父子禍國殃民二十年。說嘉靖強悍,是真強悍,說嘉靖懦弱,也真懦弱。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既自負狂妄,又敏感脆弱,加之喜怒無常,反復不定,絕對是大明歷代皇帝當中,最難把握的一個。

他支持開海不假,可是他的支持並不靠譜,曾經嘉靖也支持過復套提議,可是沒三天就變卦了,原因很簡單,就是開疆拓土太麻煩了,還不如過小日子修長生舒服,結果曾銑就死了,首輔夏言腦袋也掉了。

唐毅提出開海也是一樣,如果嘉靖覺得開海付出太多,麻煩太多,搞不好唐毅也會步曾銑的後塵。

只是唐毅比曾銑幸運的是他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唐毅要用蜜糖把他的方案包裝到盡善盡美,至少絕對符合嘉靖的脾胃,哪怕是糖衣炮彈,也要讓嘉靖欣然服下。

終於,經過緊張的籌備,反復的推敲,唐毅和大家夥一起,總算把方案做好了……

清晨的微風中,嘹亮的三聲鞭響,劃破寧靜,嚴嵩領頭,三十幾位身著紅袍,腰裏系著玉帶或是金銀腰帶的高官邁步走進了萬壽宮。嘉靖還穿著道袍,正襟危坐在帷幔的後面,嚴嵩帶領著官員行過大禮,擡頭一看,卻吃了一驚,只見在嘉靖八卦雲床的旁邊,五個藍袍的小鬼頭排成一溜兒站好,為首的正是那位六首魁元唐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