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急先鋒(第2/2頁)

四位掌櫃見識了唐毅的敏銳和犀利,可是畢竟是年輕人,還不夠周全縝密,或許過個五年十年,他會成為一位強勁的對手,眼前還只是可靠的盟友……

從知府衙門出來,已經是滿天星鬥月光朦朧,唐毅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他給王崇古的辦法根本是包藏禍心。

如果他和王崇古互換身份,唐毅一定讓四大票號加入收購物資的行列,只要把對手打垮,票券變得一錢不值,蘇州的商人至少有七八成要破產,到時候用最低廉的價格,就能收購優質資產,大發橫財。

不過那四位掌櫃卻沒有想到,或許他們也想到了,只是玩錢久了,使得他們有充足的自信,能在票券上蘇州大戶掰手腕,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兩路出擊的策略。

唐毅不屑於猜測誰輸誰贏,他真正要做的就是關鍵的少數,就像赤壁一戰的劉皇叔,等著摘桃子就夠了。

不過劉備也不是好做的,人家首先要打出聯合抗曹的旗號,獲得東吳支持,從而站穩腳跟。唐毅也是一樣,他的旗號是救民水火,回去之後,立刻給雷七下令,調集人員船只,還有各種物資,向蘇州運來。轉過天唐毅就侯運來的票號存入一百萬兩銀子,動作之快,甚至在王崇古之上。

光是這樣還不夠,唐毅把王世懋、徐渭、沈林都叫上了,幾個人一起到了常平倉,王崇古正在這裏指揮著搬運糧食。

“見過先生。”

王崇古見幾個人都是短打,好奇道:“行之,你們這是幹什麽?”

“弟子不忍先生操勞,哪怕多一個猴,也能多三分力氣,我們都願意幫忙做事。”

王崇古看到這裏,心裏頭感慨萬千,曹子朝是自己的親外甥,悶頭讀書,一門心思和唐毅爭搶道試的第一名,全然不知道他的舅舅遇到了何等麻煩。

難怪有人說天下間最親的是師徒,親人把給予的一切都看成理所當然,稍微不如意就會心懷憤恨。學生不一樣,老師對他一分好,他們就要十分百分地報答。

王崇古感慨地拍了拍唐毅的肩頭,“老夫沒有看錯你,闖不過去就算了,真闖過去了,日後老夫一定重重報答!”

唐毅臉漲得通紅,外人只當他是感動的,唯獨後面的三位心裏頭一清二楚,這丫的是羞愧的。王崇古如今的境地都是他挖坑設套的,偏偏又來充好人,簡直和給周瑜吊孝的諸葛亮有得一拼,也不知道王崇古知道真相後,會不會如同周瑜一般,被活活氣死!

唐毅到來之後,果然是雷厲風行,他規劃出三塊區域,分別是大米、面粉、雜糧,每處開五個窗口,對外售糧。

看似公平的設計,其實暗含竅門,一般情況下購買大米的人遠遠多於另外兩處,一樣的配置能減輕搶購的壓力。

王崇古心知肚明,對唐毅的能力大為贊許。

一切都布置妥當,售糧的牌子打了出去。老百姓早就按捺不住了,過去幾天時間,糧價從不到二兩,一躍增長到三兩一石,幾乎翻了一倍。

很多做工的人每月領錢,家裏的存糧不會超過十天,糧價瘋長起來,他們哪能不害怕。天不亮就堵在糧店的門口,可是當糧店打開大門,卻只有幾百斤大米出售,沒一會兒就賣個精光,掛出了售罄的牌子。

百姓們簡直氣得發瘋,漲價不說,還囤積居奇,想逼著大家夥上梁山嗎?

好些年輕人露出粗壯的臂膀,就要砸了糧店,幸虧有衙役巡邏,才沒有釀成大禍。聽說朝廷放糧,大家又一股腦湧到了常平倉。

“鄉親們,不要擠,咱們蘇州是什麽地方?魚米之鄉,什麽時候短過糧食。不要聽信那些胡說八道的話,府尊大人下令開倉放糧,每人限購五鬥,售價一兩銀子。大家都排好隊,一個一個來。”

好多百姓一聽,心中一喜,比起糧行便宜了一半,青天大老爺果然是愛民如子,可是他們忘了,去年這時候,糧價才一兩銀子一石!

唐毅扯著嗓子吆喝著,忙前忙後不消停。每當百姓過來買糧,他都要仔細盯著,不能短斤少兩,坑了百姓,可是銀子的成色也要看好了,朝廷也不吃虧。因此交易的速度非常慢,可就算如此,一上午還有五千多石糧食流出。

就在常平倉的對面,幾個年輕人坐在靠窗戶的雅座,一切盡收眼底。

“真沒想到,堂堂交通行的老板的竟然幹起來賣糧的活兒?王崇古好大的面子!”

趙旭微微冷笑,“給老西兒當急先鋒,不會有好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