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和事佬(第2/2頁)

書呆子!

你可真敢說!

有組織幾萬難民開運河的書呆子?有隨著父親練兵抗倭的書呆子?有以白丁身份面見皇帝的書呆子?

幹脆我管你叫先生算了,學學你的臉皮怎麽這麽厚!

王崇古氣得站了起來,唐毅也連忙起身,垂首侍立。王崇古盯著他半晌,愣是找不出什麽合適的話。突然,他仰天大笑,厲聲說道:“行之,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吧!別以為我什麽都不知道?”

唐毅誠惶誠恐說道:“先生,學生實在不知先生是何意思?若是學生有錯,您打也打得,罵也罵得,學生一無所知。”

王崇古哼了一聲,“行之,既然你說不知道,那老夫倒要請教一件事情。年初的時候,織造局黃公公往宏瑞祥商行投了八十萬兩銀子買茶葉,約定六月份交割。今年的茶價一直上不來,黃公公被債主叮得滿頭包。可是最近一個月,突然多了一股力量,暗中收購茶葉,擡高茶價,黃公公鹹魚翻身了。”

“哦?”唐毅提高了聲調,贊嘆道:“不愧是陛下身邊的人物,真是有神鬼莫測之機,半仙之體,學生過去以為他只會伺候人,現在一看,竟然是小覷了英雄!”

裝,你就給我往死裏裝!

王崇古氣得一跺腳,冷笑道:“黃公公有多少本事,我心裏也有本賬,他是遇上了貴人,暗中相助,既然那個貴人不願意暴露身份,老夫也不勉強。老夫只把該說的話說了,茶葉價格不管怎麽變動,有兩個底限,不準影響到蘇州的票券市場,不準耽誤北邊商人采購。茶葉可不光是喝的東西,更是朝廷采取羈縻手段,拉攏部族的籌碼。老夫身為地方官吏,不能不察!”

說完之後,王崇古揚長而去,唐毅急忙送他出去。轉過身,徐渭不知什麽時候溜了過來。

“行之,剛才來的是王崇古吧?”

“嗯。”

“他是幫誰的?”徐渭追問道。

唐毅搖搖頭,“不知道。”

徐渭胖臉頓時耷拉下來,喃喃說道:“是我多嘴了,問了不該問的。”

“文長兄,你誤會了,我是說我不知道王崇古幫誰。”

徐渭頓時來了精神,嬉笑道:“我還以為你不想說呢,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說,咱們一起分析。”

唐毅點頭,他的確需要理順一下,王崇古這家夥和普通的地方官不同,他背後站著龐大的晉商集團,這些老西兒絕對是整個大明朝最深藏不露的一群人。

唐毅對晉商最初的認識就停留在喬家大院,後來又知道所謂八大皇商怎麽出賣糧食鐵器給滿清,怎麽無恥賣國,最終把大明奉送給蠻夷。

到了這一世,唐毅才從魏良輔那裏聽到了晉商的很多事情。

山西近幾百年來,氣候惡劣,風沙不斷,人多地少,無以為繼。又地處邊疆,時常遭到入侵,百姓活得很艱難。

正所謂窮則思變,山西人開始經商之路,從給九邊運送糧食商品開始,勤勞的晉商有扁擔,手推車完成了最初的積累。

一百多年下來,他們壟斷了九邊貿易,同時把手伸到了最肥美的一塊肉——食鹽!

晉商和天然盟友徽商聯手把持食鹽,每年兩淮鹽業至少有上千萬的暴利,除了打點上下,能落到晉商口袋的,至少有一半,說他們富可敵國一點不為過!

鹽鐵從漢武帝開始,就是專營行業,他們不需要技術創新,也不需要提高效率,花樣翻新。只要打點好上下的關系,就能屹立不搖。

晉商把賺到的銀子大把大把投到了教育上,兩京一十三省,到處都是他們的學堂,無數寒門士子看著他們的幫助,魚躍龍門,成為朝廷新貴。

投桃報李,這些官員自然要回饋晉商,漸漸的,龐大的利益團體形成了,從仁宣之後,大明歷代皇帝都想對鹽政下手,但是無論怎麽改,鹽稅都在不停衰減,從國初的一千多萬了,到了如今,只剩下不到三百萬兩。要知道人吃鹽的數量幾乎不變,而國初到嘉靖朝,大明人口飽受估計也漲了三倍。晉商之強悍,可見一斑!

王崇古就是這個龐然大物的代言人,他的態度唐毅絕不敢輕視。萬一晉商要想插手票券,插手東南,那可就樂子大了。

徐渭低頭著想了想,突然笑道:“行之,我看你是想多了,王崇古就是要當個和事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