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案首(第2/2頁)

唐毅也沒有否認,只說到:“學生以為其中一定有誤會。”

“或許吧。”張守直說道:“我和譚大人交接的時候,他就說過你是太倉的大才子,是案首的不二人選。”

譚聰的確答應過給自己案首,看來這家夥沒有忘了,還托付了張守直。只是……莫非張守直誤會了,以為自己是找人說情?老夫子為官耿直,不喜歡蠅營狗苟,故此對自己有了偏見?譚聰這家夥簡直坑人不淺啊!

唐毅簡直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哭笑不得。張守直繼續說道:“譚大人替你托情,老夫雖然不喜,可是為國舉才本是地方官員的職分,你要是真有才華,給一個案首不是不可。只是……”

“大人,有什麽難言之隱?”

“算了,就實話實說吧,你看看這個。”

說著譚聰從袖子裏拿出一卷書,送到了唐毅手裏。

唐毅展開一看,四個大字赫然在列:行之文集。

“我的?”

唐毅大驚失色,急忙翻開,裏面差不多有三十幾篇文章,唐毅仔細看去,沒有一篇是自己做的,而且文章的內容多為溜須拍馬,吹噓捧聖的玩意,根本狗屁不通。最要命的還有兩篇是痛罵朱熹,吹捧王陽明的,說王陽明是聖人降世,朱熹一錢不值雲雲。

蒼天有眼,雖然唐毅是心學門人,也推崇陽明公,可是他絕不會寫這種爭議性極大的東西,那不是純粹找麻煩嗎?要知道心學還是在野的位置,主導大明的依舊是理學。也難怪看到這些文章之後,張守直會對唐毅生出不滿。

“大人,這份文集根本不是我寫的,是有人栽贓陷害!”

張守直微微點頭,語重心長道:“老夫在考場看過你寫文章,無論從文風,還是遣詞用字,這些文章都不是你寫的,老夫被騙了。”

張守直坦白承認,因為譚聰的囑托,張守直心有疑惑,加上這份文集,他把唐毅直接歸類到不學無術,狂妄自大,仗著背景肆意妄為的混蛋衙內一流。

像他這種清流,都願意先入為主,輕易絕不改變定見,幸虧唐毅在科場上表現出了的才智,嚴謹,踏實,打動了老夫子,他才把事情挑明,誤會也消除了。

“大人,您可知道這份文集是從哪裏流出來的?”

張守直一愣,隨即搖頭苦笑道:“差不多兩個來月,有幾個學生拿著文章來請教老夫,這份文集就夾雜在他們的文章中,至於究竟是誰老夫也不好說。行之,你也不要遷怒別人,人生世上,難免遇到小人,總是斤斤計較,未必妥當,心胸豁達一些,吃一塹長一智吧!回去好好溫書,再有兩個月就是府試了,再拿一個案首回來。”

唐毅諾諾答應,可是心裏頭卻頗不以為然。他唐大少爺才不會當打掉牙往肚裏咽的爛好人呢!

誰敢暗算自己,就要承擔代價!

“大人,這份文集就送給學生做一個紀念吧。”

張守直愣了一下,最重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

……

懷揣著文集,唐毅從知州衙門出來,一溜煙兒回到了家中,一刻不停,他立刻把錢胖子找了來。吳天成被打發去了浙江,就剩下錢胖子最熟悉昌文紙店的事情。

“公子爺,您有什麽吩咐?”

“拿去,三天之內,給我查出來,這玩意是從哪裏流出來的。”

錢胖子接過看了看,拍著胸膛說道:“公子放心,只要是印刷的東西,錢胖子都能給您找出來。”

還真不是吹牛皮,昌文紙店已經遍及南直隸,甚至開到了浙江,福建,以物美價廉著稱。旗下有會館,有印刷作坊,有生產文具的工場,其中的工匠師父眾多,一個個眼界高明。別人看都是白紙黑墨,在他們的眼睛裏則是完全不同。

“錢爺,這個紙張似乎是安徽那邊過來的,人家應該也有防備。不過墨水還是暴漏了,這是華亭張家印刷坊的,也是咱們名下的,你只管去找就行了。”

錢胖子二話不說,起身到了華亭,找到了張家印刷坊,一番詢問之下,總算是找到了找他們印刷的人,順藤摸瓜,後面的主使者就付出了水面。

“少爺,就是這個人幹的!”錢胖子咬牙切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