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唐屠夫的傳說(第2/2頁)

壇口沒了,分舵完了,各地的聯絡站,就在南直隸展開行動的同時,浙江的唐慎,劉燾,包括陸有亨,還有福建的楊繼盛等等,也都針對白蓮教展開了絞殺。

三省一起行動,此戰剛剛成型的鄉勇起到了主力作用,兩萬多名鄉勇搗毀白蓮教的巢穴,暗點,總計超過三百個,俘虜人員七千有余。

消滅和白蓮教有關的土匪過萬,再加上地方州府縣道,一舉斃殺的白蓮教徒超過五千,下獄的匪人超過兩萬。

幾乎所有監獄都人滿為患,不得不臨時放在軍營裏面,結果由於看管不利,竟然逃走了好些。

消息傳到唐順之那裏,他果斷下令,白蓮教之中,除了舵主堂主護法一類的高級俘虜,其余的小頭目全都斬立決,這一道命令就有上千顆人頭落地。隨後普通匪徒一律送到各地的服苦役,多則十年,少則三年。誰都知道,在抗倭戰鬥不斷的時候,服苦役那就意味著死亡。

唐順之一道命令,就決定了成千上萬人的生死。

恰逢春季,法場上的鮮血,和家家戶戶的春聯爆竹,都紅成了一大片,無人不膽戰心驚。

原本的唐順之以文采著稱,是有名的學問家,大文豪。經過此次事件,唐順之一躍成為大家夥心目當中的唐屠夫,每每提起,無不膽戰心寒。甚至半夜裏小孩哭泣,父母都拿唐順之嚇唬他們:別哭了,唐屠夫要來了!

“亂世用重典,師父也是無奈啊!”唐毅忍不住感嘆,從本心來講,老師一定不願意殺任何人,可是他不得不舉起屠刀,以殺止殺,也不知道是幸福還是悲哀!

此次剿滅白蓮教匪絕對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足夠讓鄉勇獲得朝廷的肯定,唐毅如是想到。

……

比起東南的沸沸騰騰,京城的政治還像是一團溫吞水,徐階在隱忍,李默不斷擴軍備戰,而嚴嵩則是嚴陣以待。

就在這種窒息的空氣中,也有一顆小石子丟到一潭死水中。

錦衣衛經歷司沈煉就在年前上書,和楊繼盛一樣,他的矛頭直指嚴嵩。

“……昨歲俺答犯順,陛下奮揚神武,欲乘時北伐,此文武群臣所願戮力者也。然制勝必先廟算,廟算必先為天下除奸邪,然後外寇可平。

今大學士嵩,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頑於鐵石。當主憂臣辱之時,不聞延訪賢豪,咨詢方略,惟與子世蕃規圖自便。忠謀則多方沮之,諛諂則曲意引之。

要賄鬻官,沽恩結客。朝廷賞一人,曰:‘由我賞之’;罰一人,曰:‘由我罰之’。人皆伺嚴氏之愛惡,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姑舉其罪之大者言之。納將帥之賄,以啟邊陲之釁,一也。受諸王饋遺,每事陰為之地,二也。攬吏部之權,雖州縣小吏亦皆貨取,致官方大壞,三也。索撫按之歲例,致有司遞相承奉,而閭閻之財日削,四也。陰制諫官,俾不敢直言,五也。妒賢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六也。縱子受財,斂怨天下,七也。運財還家,月無虛日,致道途驛騷,八也。久居政府,擅寵害政,九也。不能協謀天討,上貽君父憂,十也。”

洋洋灑灑的文字,是一腔熱血化成,沈煉抱定必死之心,撲向了嚴嵩。年初俺答入寇,被軍民通力挫敗,年尾俺答再度來襲,九邊形同虛設。

強烈的落差,讓沈煉痛苦到了極點,他選擇了和楊繼盛一樣的作為,和嚴嵩殊死一搏。只是很可惜,他沒有唐毅那樣的貴人鼎力相助。嘉靖采納了嚴嵩的意見,認定沈煉是誣告大臣,被丟盡了詔獄。

明眼人都知道,嚴閣老又一次贏了,他似乎已經從年初的挫敗中走出來,聖眷也越發隆重,不可一世。

唯一敢和嚴嵩對抗的只剩下吏部尚書李太宰,至於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徐閣老已經被很多人拋棄了。

可就在發落沈煉的同時,嘉靖破天荒召見徐階,君臣在玉熙宮談論一個多時辰,不時傳出嘉靖的笑聲,顯然皇帝陛下很高興。

徐階立刻玉熙宮不久,朝廷就下旨意,南京兵部右侍郎唐順之,睿智果決,屠滅逆匪,任職以來,夙興夜寐,功績斐然,特擢升南京兵部尚書,仍主持編練鄉勇事宜……

嚴世藩那個死胖子躲在家裏,獨眼之中閃爍著荼毒的光,幽深可怖。

“好厲害的帝王術,給了我們一個甜棗,立刻提拔唐順之,真是好手段啊!”嚴世藩咬著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