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唐衙內的號召力(第2/2頁)

一番話下來,把眾人說的熱血沸騰,誰願意受欺負,倭寇橫行,他們損失也都不小,只是敢怒不敢言。

“唐公子,要是真能對付倭寇,我們願意出錢出人。”

“對啊,我現在就拿三千兩!”

“我出五千!”

大家夥踴躍叫價的勢頭和剛剛面對胡宗憲的不情不願,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要是讓胡大人看到,只怕郁悶的吐血。

唐毅沒有接他們的話頭,而是繼續說道:“大家先聽我把話說完,光是什麽國家大義,抗倭大業,就逼著大家夥出人出錢,一時半會兒還可以,可要長久堅持,誰家裏也沒有搖錢樹,咱們的錢都是一分一厘掙來的,用起來必須謹慎小心,不能浪費一個子。我先把賬給大家夥算算,你們要是覺得合適,再參加也不遲。”

“首先,練鄉勇就等於擁有了一支子弟兵,什麽是子弟兵,就是來源於當地百姓的人馬,就是為了桑梓之地流血犧牲的勇士!有了這樣一支人馬,不但倭寇能平定下去,地面會變得平安,而且尋常的胥吏誰敢輕易盤剝你們?”

“對啊!”

大家眼前一亮,胥吏最是欺軟怕硬,如果他們真有一支強悍的人馬當靠山,絕對能橫著走。至於能不能練成一支強兵,他們對唐毅是信心十足。沙洲大捷,京城保衛戰,兩場大戰下來,唐慎用兵的名氣甚至壓過了晉黨領袖楊博,就連王忬都要遜色三分,有望問鼎最知兵的文官。

憑著唐慎的威名,攝住胥吏,光是能剩下打點的錢,練兵就綽綽有余。

“諸位,其二嗎,凡是支持練鄉勇的,咱們就是一家人,稅收有優惠,軍需采購優先,再有平等倭寇,奪回來的海島航道,你們也能分一杯羹。具體怎麽安排,我寫好了一份計劃,你們都拿回去看看。練兵嗎,是面向所有東南的士紳,但是畢竟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可別錯過了機會!”

……

交代完畢,唐毅就轉身告辭,沈林捧著文書送到了大家夥的面前,這幫人簡直就像是搶一般,抓起來,塞進懷裏,急匆匆回家研究。

唐毅提前跑到浙江給老爹打前站,可不是一句空話而已,他要先擺平浙江的士紳大戶,有這幫人的支持才能站穩腳跟。同時他還要趁機把運河票號的勢力拓展到浙江,把大明朝最富庶的江南地區都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第一步已經邁出去,唐毅伸了伸懶腰,天色蒙蒙亮,沒急著睡覺,而是拿來了紙筆,立刻動筆給老師唐順之寫信。

離京的時候,就聽到朝廷傳出風聲,想要擴大閩浙總督的權力,改成東南總督,把南直隸,廣東,湖廣都納進來。

顯然東南總督就是大明朝第二號的皇帝,權柄大得嚇死人。唐毅不認為王忬有這個資歷,而嚴黨之中,又沒有精通軍事的人才,算來算去,最有競爭力的就是唐順之。

只是唐毅沒有什麽一絲的喜悅,東南總督看似輝煌的寶座,卻是放在火山口上。做的不好丟官罷職,做好了引來皇帝和朝臣忌憚,難免身敗名裂。而且當了獨當一面,就要承擔各種風險,做太多違心的事情,對於有道德潔癖的唐順之來說,絕不是什麽好選擇。

唐毅在書信之中,和老師坦誠自己的看法,勸老師和老爹一起,推動鄉勇建設。打破軍戶制度的堅硬,減輕募兵的負擔,同時讓子弟兵的概念深入人心,扭轉吃糧當兵的想法。堅持下去,總有一天,軍隊不再是帝王手裏的寶劍,而是守衛百姓的利刃,當皇帝無法利用軍隊耍賴的時候,改革才會真正有希望……

到了杭州第五天,可喜的消息陸續傳來,或許是受到了倭寇和狼士兵的雙重刺激,杭州的士紳巨賈,差不多有一半都同意大練鄉勇的計劃,大家願意出的銀子匯總起來,差不多有三十萬兩,能拉起一萬人的隊伍。

唐衙內第一次出手,就大獲成功,成就感簡直爆表。

“老爹,這份新婚禮物還不錯吧!”唐毅喜滋滋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