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想靜靜(第2/2頁)

曹大章和龐遠等人也都跟著起哄,紛紛說道:“行之,你們父子打得倭寇滿地找牙,可是別人又畏懼倭寇如虎,這倭寇到底是厲害,還是不厲害啊?”

江一麟也說道:“沒錯,講一講,我們也好長點見識,沒準這次殿試就要問平倭之策呢!”

聽到殿試兩個字,大家夥頓時都來了精神,也顧不得休息,擺上了蠟燭,圍坐在一起,就聽著唐毅訴說。

……

“諸位前輩如此錯愛,我就試著說一說。”唐毅清了清嗓子說道:“倭患其實歷代都有,倭寇來自倭國列島,那裏地域狹小,人口眾多,火山密布,地震頻發,算是最貧瘠的島嶼。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倭人生性無恥狠辣,毫無道德,只崇拜強者,當年大唐在白江口一戰,全殲數萬倭國水師,從此之後,倭國老實了數百年,並且處處學習大唐之風,當然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令人可發一笑。到了本朝,經常有零星倭寇入侵,規模多則數百人,從最南端的海南,到山東遼東,都有倭寇蹤跡,而江南又是重災區。”

楊繼盛聽得很認真,問道:“這麽說來,倭患是舊疾?”

唐毅點點頭,又搖搖頭:“倭患本是疥癬之疾,可是越鬧越大,甚至威脅江南半壁,則是從廢除市舶司開始的……”

唐毅存心想讓大家長長見識,在座都是南直隸的精英,甚至能考中進士,大明未來的希望,也該讓大明的讀書人睜開眼睛看看世界了。

而且唐毅還存了一個心思,他要讓楊繼盛知道,世界不是他想的那麽單純,不是非黑即白,也不要隨便浪費自己的生命……剛剛從一番話中,唐毅聽得出來,楊繼盛不是那種沽名釣譽,為了刷聲望不惜一切代價的清流言官,他是真正愛這個國家,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愛得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不惜性命,彈劾國賊。

“由於嘉靖二年的爭貢事件,草率廢除了市舶司,中外貿易為之中斷。如今和國初的情況不一樣,經過一百多年的休養生息,商貿繁榮,作坊林立,以蘇松等地為例,靠著絲綢和棉布過活的百姓多達百萬,市舶司取消,他們一下子沒了吃飯的營生。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所處的時代正在發生翻天劇變……”

唐毅猛地站起身,大聲說道:“在遙遠的西方,有一批探險家,乘著簡陋的船只,在無邊的大海中搏命,他們賭贏了,發現了十幾倍於大明的廣袤土地,那些土地肥沃富饒,地下埋著數不清的金銀。西夷早就垂涎天朝的物產,無論是絲綢還是瓷器,都價值萬金。他們冶煉出金銀,跑到我朝來換取想要的商品,偏偏這時候市舶司被取消了。這些西夷本就野蠻成性,都是土匪海盜出身,他們從官方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支持走私。”

“有一些商人就乘勢而起,大肆走私物資,視朝廷法度於無物,幾十年下來,他們聚集大量財富,手底下擁有成千上萬的失去生活來源,冒險下海的百姓。另外又雇傭了大批的倭國武士,充當打手,如此各方集合起來,倭寇之亂才會越鬧越大,不可收拾。”

“而倭寇亂起,偏偏東南承平日久,文恬武嬉,軍備廢弛,倭寇一次次得手之後,膽子就越來越大,非但不把朝廷放在眼裏,還幻想著龍袞海外,做草頭天子。就好比一個病人,內外之症一起爆發,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想要消滅倭寇,解決東南的亂象,非大毅力,大智慧,以及大投入不可!”

……

不同於楊繼盛的慷慨激昂,唐毅的話娓娓道來,可是帶來的震撼卻更加強烈,誰也想不到小小的倭寇竟然牽連到這麽多的方面,更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小小年紀的唐毅,居然把天下大勢都裝在了心裏,要不了多久,此子的成就怕是要在大家之上啊!

想到這裏,大家對唐慎不由得投去了強烈的嫉妒目光,這家夥命也太好了吧?

不提這些人感嘆,楊繼盛受到的沖擊更大,他本來想著除掉嚴黨,天下就能太平,可是現在一聽,或許還有更麻煩的事情……

他不由得頹然地捂住了頭,“多謝行之指點,我想靜靜!”

看著楊繼盛頹然的模樣,唐毅不由得松了口氣,這位不會冒然彈劾嚴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