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登基(第3/3頁)

“把百姓組織起來,然後信念堅定,直到勝利!”

“哈哈哈!”張恪終於仰天大笑,欣慰地摸著張琰的頭。

“好孩子,你明白了就好,以後的戰鬥越來越看國力的較量。什麽女真兵滿萬不可敵的鬼話就是放屁,很不湊巧,我中華就有取勝的絕對力量!”

……

張恪登上護國的第二年,廣西桂王朱由榔在黨羽的擁戴之下,登基稱帝,想要憑借西南和張恪周旋。

大將吳伯巖率兵南下,攻破桂林,一路追殺,朱由榔丟盔棄甲,逃到了安南境內,苟延殘喘。吳伯巖有心繼續追殺,不過卻被張恪叫停了,因為更大的戰鬥開始了。

經過長期籌備,張恪在九邊調集了二十七萬士兵,外加牲畜十五萬頭,組成龐大的遠征軍團,分成三路,猛撲草原。

中軍由張恪率領,會同喀爾喀部,兀良哈部,東土默特部,總計人馬超過三十萬,一路碾壓,敖漢和奈曼兩部率眾數萬,投降了張恪。

這兩部投降非比尋常,他們是汗庭的堅定支持者,隨著他們的投降,林丹汗的統治基礎已經瓦解。林丹汗不敢和張恪硬拼,只能帶領插漢部主力,攜家帶口,向著大漠以西撤退。這是一場注定悲劇的大遷徙,十幾萬的部眾,根本走不快。

偏偏冬天來得又比往常都要早,漫天的飛雪,將草原染成了白茫茫的世界,每天從宿營地離開,都會留下不少屍體,吸引來大量的草原狼群。野狼吞食死屍,並且學會了跟隨人群,輕易獲得食物。

戰爭對於張恪來說,已經變成了接收俘虜和戰利品的旅行。就在過程之中,林丹汗派遣使者,送來了傳國玉璽和108卷《甘珠爾經》,這兩件東西被林丹汗視作保佑他的法寶,能召喚祖先的英靈,幫助他脫離困境。

經過連續的失敗,林丹汗對祖宗已經沒了信心,轉而祈求張恪的饒恕。

張恪大方收下了兩件寶物,只是他的大軍卻沒有絲毫停頓,經過一個冬天,林丹汗身邊只剩下可憐的幾千人,狼狽退到了漠北。大明一直沒有解決的北方禍患基本鏟除。

攜著天大軍功回到京城的張恪受到了熱烈歡迎,十余萬民眾夾道歡呼,瞪著閃亮的眼睛,看著繳獲的戰利品,拍手稱快。

短短三年時間,從西南到西北,帝國的疆域超過了明朝鼎盛時期,南北各省的代表齊聚京城,登基大典已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