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對物質享樂的喜好在民主時期產生的特殊作用[2]

讀者看到這裏可能會認為,對物質生活享樂的熱愛會讓美國人失去道德、破壞家庭,並且最終給社會帶來危害。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民主制度與貴族制度不同,在這種制度下對物質生活享樂的激情,不會像在貴族制國家中一樣產生嚴重後果。

有時,貴族會因為厭煩政務、過度貪財、失去信仰、國家衰落等原因而完全沉迷於物質生活的享樂。有時,貴族會由於王權的強大和人民的軟弱而失去權力,只留財產,無法飛黃騰達使他們抱怨不止。這時,他們就會回到到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去追求物質上的享樂,忘卻過去的輝煌。

如果一個貴族集體的成員都沉迷於物質生活享樂中,他們往往會把在長期的統治過程中積攢的所有能量都用來追求物質享受,並且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對於這樣的一些人來說,追求享樂還不能滿足他們,他們甚至變得奢侈荒淫,達到了腐敗透頂的境地。他們對物質的極端崇拜,就像在顯擺自己的墮落功力似的。

越是強大、輝煌和自由的貴族集體,就越容易走向墮落的深淵,他原本具有的輝光也會被這些惡行所完全遮蓋。[3]

然而,在民主國家中,對物質生活享樂的追求並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4]在美國,雖然追求享樂已經變成了一種頑強的、排他的、普遍的激情,但是仍處於可控惡的範圍之內。在民主國家中,沒有人會為了滿足自己的享樂而建造龐大的宮殿,更不會因此耗盡天下的財富。人們往往只想擁有幾畝田地,有一個果園,擴建房屋,讓生活變得舒適便利,這些都是無須耗費太多的力氣或者根本不費力就可以滿足的小願望。這些目標雖小,但卻是人心所向。人們每時每刻都在想著這些事情,把其他事物都拋之腦後,甚至將其放在僅次於上帝的地位。

有人認為,只有財產不多的小康之家才會抱有這種觀點,而富裕之家則不會如此。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5]

在民主國家中,即使是最奢侈的人在物質享樂方面也沒有太多與眾不同的愛好。因為不管這些人現在多麽富有,他們都是從貧苦中走來,因此他們也會擁有相同的喜好。在民主社會中,公民雖然熱愛追求物質享樂,但是這種熱愛通常是有節制的,並不像貴族制國家的貴族。在民主國家中,民眾幾乎很難去違背共同的準則而行事。

因此,在民主國家中,富人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小需求得到滿足,而在此之外,他們也不會恣意放縱。他們只想一些小小的需求得到滿足,並不會沉迷在某種混亂的激情中。因此,他們只會變得弱小,而不會走向墮落。

在民主時代,人們對於物質享受的這種特殊愛好與公共秩序並不對立,而且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它還常常需要借助於社會秩序。它也不會對道德秩序造成不利的影響,因為道德有序對於社會安寧和工業建設都是非常有利的。它甚至會頻繁地與一些宗教道德相結合。人們希望能擁有更多的財富,但同時又不會放棄自己在來世的權利。

有些物質享受是違法的,而對於這類欲望,他們就會盡量加以克制。還有一些物質享受是宗教和道德所允許的。對於這種物質享受,人們每時每刻都在追求它們,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忽視一種最正規的享受,即那些能光耀人類、讓人類變得偉大的享受。

我對平等原則進行這些指責並不是因為它會引誘人們去追求違法的享受,而是因為它會讓人們只去追求合法的享受而將其他一切拋之腦後。

這樣的話,這個世界上最終會出現一種高尚的唯物主義,它不會腐蝕但卻會凈化人們的靈魂,並悄無聲息地安撫人們緊繃的神精。

注釋


[1]當一個貴族階層沉湎於追尋物質享受時,它會將目標放在不同尋常的享樂之上;它會陷入到各種毫無節制的放肆行為之中,會讓人們的本性感到汗顏,也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

而在民主國家中,對物質享樂的喜好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熱情,這種熱情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卻有所克制。每個人都有物質享樂的想法,也時常沉湎於其中,但沒有人會做出過度的舉動。每個人都只是淺嘗輒止,而不會為了極端的享樂而付出過多。

這樣的對物質享樂的熱情是可以和秩序和諧相處的,在一定程度上同宗教和道德也是一致的。它不會讓人們的靈魂受到削弱,但會讓其變得柔和,讓人們緊繃的精神得到放松。(YTC,CVf,第30頁)

[2]草稿中的標題為:“對物質享樂的喜好在貴族社會和民主社會中造成的不同影響。”

草稿中的另一個地方寫著:“人們對良好生活條件和物質享樂的喜好在民主社會中更為平靜,不像貴族社會中那樣過度,並且可以與某種秩序和道德精神相結合。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