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告狀、訓斥和偏心(第2/2頁)

當之前沒看到越老太爺露面,心中還頗有些如釋重負的國子監祭酒大人此刻終於醒悟到,越千秋背後最大的靠山其實是皇帝。今天那連番攪局,更不是因為越千秋氣不過鐘小白找茬而反找茬,而是別有用心,皇帝突然駕臨國子監,目的也非常不單純,卻已經晚了。

本朝的官員任免,並不是皇帝的一言堂,可他當眾受到幾個小孩子這麽大的質疑,這國子監祭酒還怎麽當得下去?

周大康只覺得渾身力氣盡失,剛剛竭力維持的氣勢一下子低落了下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直接摘下官帽道:“皇上,這國子監祭酒一職,臣實在是當不下去了,皇上另請高明吧!”

越千秋這會兒卻不會冷嘲熱諷了。他低著頭,眼睛看著地面,耳朵卻豎得高高的。不只是他,剛剛同樣被訓斥過的李易銘和李崇明,同樣全都豎起了耳朵,心裏也是同一個念頭。

想通過撂挑子請辭來逼宮?

就只聽皇帝幹咳一聲道:“周卿何必跟一個孩子計較?國子監積弊已久,並非一時一日就能扭轉的,你已經很盡心了。”

說積弊,然後又說盡心,那就是隱晦地表示,你的工作有毛病,你的能力也還不夠。這種打官腔的水平,但凡在官場浸淫幾年的人都能體味到,更何況是周大康?他請辭本來就是最後一賭,可聽到皇帝果然連象征性地挽留都沒有,還讓他別和孩子計較,他更是悲從心來。

正當他覺得羞怒,而不是羞愧的時候,皇帝卻驟然詞鋒一轉。

“朕記得,衛朝之前,國子監有太學,有國子學,還有其他好幾座各式各樣的學堂,國子監不過是居中統籌。當年我朝建立之初,百廢俱興,所以國子監也就只設一學。周卿之前提請官宦子弟全數入學,免得養出紈絝,倒是有幾位大臣也跟著上了書。有請設武學的,有請設宗學的,有請設算學的,有請設律學的,有請復太學的,朕今日一時興起過來看看,深以為然啊!”

皇帝感慨了一番之後,突然笑吟吟地看著越千秋道:“千秋,你把別人貶得一文不值,你自己有多大能耐?你要是能耐,朕給個學堂讓你管,可你覺得有人肯去嗎?”

越千秋頓時一喜,等擡頭看到周大康那驚怒的目光時,他直接回了一個跋扈的笑臉,隨即一本正經地躬身道:“皇上金口玉言,不許反悔!我可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武英館!”

他其實真的挺想起名叫大學的,可大學的名頭太大,他還是另辟蹊徑,免得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和人對噴上。

皇帝頓時啞然失笑:“你還當了真?好,一個月之內,你要是能拿出像樣的條陳來,朕就答應你!”

直到這時候,劉方圓白不凡在內的越千秋那個圈子所有人,這才真正理解了什麽叫做人家玩人家的,我們玩我們的……敢情越千秋這是真要在國子監之外另起爐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