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爾虞我詐

喬向榮和王恒久很懂得分寸,太過熱忱就明顯是有用到常劍南之處,現在釘子已對楔入,還得給他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

二人又互相遞個眼色,就不再說起此事,不過酒宴之間,隨口聊起的不是曹韋陀,就是如今的四梁八柱,通過一些細微瑣事,將前途黯淡的觀念一點點地灌輸給了常劍南。

而且隱晦地讓他感覺到,不當機立斷,奮起反擊,早晚要完蛋。不過,二人都低估了常劍南的智慧,一聽他是軍漢出身,很自然地就以為他是個沒心機的粗人,卻不知能在軍中為將,應付戰場上瞬息萬變場面的,哪怕真是大字不識,又有哪個不是人傑?

何況常劍南原本是三娘子公主府上的家將,大宅門裏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那也是耳濡目染過的,所以二人這番似是而非的話,反而引起了常劍南的懷疑:這兩個家夥,不會是夢想上位,故意危言聳聽,想拉我入夥吧?

不過,他們兩個一個是賈師,一個是肆長,小小人物,何德何能能幹倒曹韋陀,以前每一任西市王,可都是毀在四梁最次也是八柱級別的人物手中,曹韋陀的上一任在位時,曹韋陀就是四梁中第一人呐。

他們兩個不像是那般愚蠢狂妄之輩,他們敢生此妄念,究竟有何所恃?

常劍南生了這般疑惑,就做出有所意動,但又有所忌憚的模樣,反過來套他們的話兒。喬向榮和王恒久聽出他語氣有所松動,心中大喜,便也說出朝中有大人物對曹韋陀有所不慢,有意換人的信息告訴了常劍南。

只是二人還有所保留,沒有把那個大人物是誰說與他知道。

常劍南裝傻充愣的,卻也從二人口中獲悉了比較準確的消息,心中有了自己的判斷。只是,領著他的三百親兵,幹翻曹韋陀?這事兒怎麽想都有點玄乎,曹韋陀再弱,畢竟是西市之王,手下四梁八柱,各有勢力,豈是那麽好對付的?

王恒久是被喬向榮拉進夥的,但他表現的比喬向榮還要激進,遂朗笑道:“老常,曹某倒行逆施,你以為只有我等不滿麽?我兄弟二人商議已畢,覺得你是一個義氣相投的好兄弟,這才拉你共謀富貴。只要你點頭,我們自然再去尋四梁八柱中對曹某人有所不滿的人共計大事。你放心,這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做事,我們比你更加慎重,不會輕舉妄動的。”

常劍南一聽,卻是馬上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這兩個家夥,獲得了朝廷有大人物對曹韋陀不滿的機密消息,情知曹韋陀早晚必倒,所以想有所作為。可惜他們現在的地位太低,能量太小,根本翻騰不起什麽浪花兒來,這才想到了自己。

他常劍南坐擁三百老軍,這是一股不容任何人忽視的力量,一旦這二人能說服他入夥,那麽喬向榮和王恒久這兩個人才具備跟四梁八柱中某人商談合作的資本。

可如此一來,自己只不過就是喬向榮和王恒久兩個陰謀家手中的一把刀而已,這兩人再去找四梁八柱中某人甚至幾個人合作,那自己在其中能有什麽影響?風險與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啊!

哪怕真的事成,曹韋陀倒了,也是四梁八柱中的帶頭大哥上位為西市署市長,喬向榮和王恒久這兩位鉆營者順利的話可以進入八梁,自己最多成為十六桁之一。他現在雖然不在十六桁中,可三百糾糾老秦在手,已經具備了和十六桁的話事人平起平坐的資格,那又何必跟著他們去冒這個險?

喬向榮和王恒久低估了常劍南的智商,以為一番花言巧語的許諾,再加一番分析恫嚇,就能讓他動心,沒想到反而起了反作用。

常劍南微微眯起了眼睛,心道:“這兩個匹夫,只想拿我作刀而已。我跟著他們幹,一無所獲,風險倒是十足。不如虛與委蛇,待摸清他們底細,弄清楚四梁八柱中有誰與他們同謀,去密報於曹老大,如此……說不定我就能成為八柱之一,在西市站住腳兒,我的三百兄弟也就有了飯吃。”

三個人各懷機心,表面上卻已是一團和氣,便不再議起公事,而是真正的放下心事,開懷暢飲起來。

喬向榮和王恒久飲至半醺,想著下午還要去參加曹韋陀納妾之禮,另外既然得到了常劍南的“支持”,他們也有了資本去與四梁八柱級別的人談判,得回去好好核計一下先攻克四梁八柱中的哪一關。

在他二人看來,只有他們幾人是萬萬不可能成功的,四梁八柱中說服一個半個,成功的把握還是不大,四梁八柱中至少得有半數人同意,這才能確保成功。但是,四梁八柱十二個人,先找誰下手?

最容易被攻克的先拿下來,那些猶豫不決的才容易做決定,二人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事情既然已經辦妥,二人便飲盡杯中酒,準備離去。常劍南現在身分地位尷尬,還不及這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