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食人魔與中山狼(第2/7頁)

姚萇搞了一個開國大典。太極殿大宴群臣,文武大臣們大多喝得爛醉。姚萇高興,一輩子當一回皇帝不容易,當然要好好喝一頓。直喝得醉眼蒙眬,耳熱口滯。醉酒的人容易說真話,姚萇就說了一句真話,一句得罪人的真話。

“你們與我曾經在此殿同為前朝臣子,今日忽為君臣,不感到羞恥嗎?”

眾文武官員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這句話說得很傷人,在座哪位不是前秦帝國的臣子呢?前秦剛剛亡國,皇帝苻堅屍骨未寒,大家卻又像狗一樣參加新皇帝的慶典。

有人臉紅,有人尷尬,也有人不以為然。一個叫趙遷的大臣晃蕩著站起身,吐出一口酒氣,回答道:“陛下是天子,天尚不恥以陛下為子,臣等何恥為臣!”

這位趙遷先生的話更傷人。說陛下您是天子,老天爺都不以有您這樣的兒子為恥辱,我們做您的臣子有什麽可羞恥的。言外之意,我們無恥,您更無恥,別忘記天王苻堅是誰殺的呀?哪朝哪代的臣子敢對皇帝說這話?換朱元璋早一刀把他哢嚓了,還得誅九族。我們這位中山狼皇帝非但不生氣,反而龍顏大悅。姚萇大笑,高興呐,真是無恥到家了。姚萇性子直率,毫不掩飾。小人,也是真小人,我就是小人,你怎麽著吧!

關中是氐人和羌人的發源地,天王苻堅死了,氐族人在關中的勢力仍然很強大,姚萇開始討伐前秦帝國的殘余勢力。毛興的河州首當其沖,姚萇的弟弟姚碩德率軍攻打毛興,雙方互有勝負。戰亂不止,河州的氐人開始厭倦戰爭,分成兩派,主和派與主戰派。主和派殺掉毛興,推舉衛平為河州刺史。毛興臨死前,給主戰派留下遺囑說:“我打羌賊這麽多年,沒成功,遺憾啊!軍權一定要交給小司馬苻登,消滅羌賊全指望他了。”

前後秦不兩立,許多人看到這一點。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關中之地容不得兩處政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好戰派氐族貴族認為衛平衰老,難成大事,準備廢掉他,忌憚衛氏家族人多勢眾,商議好些日子沒出結果。氐人啖青對眾人道:“大事應該及時決定,不然必生變故,明日七夕,我在家中設宴,諸君請衛公參加,咱們開個會。”

七夕佳節,枹罕文武官員敦請衛平至啖青府中赴宴。幽藍的天幕上,一輪彎月噴射出清冷的寒輝。纖雲若隱若無,群星燦爛,星羅棋布,一條乳白色的天河橫貫中天,隔斷兩岸。牛郎、織女星像兩顆鉆石般閃爍著冰冷的光,永恒地注視著人間的一幕幕悲歡離合。

大宴之上,啖青抽出寶劍,離席上前,慷慨陳詞:“今天下大亂,我等休戚與共,非賢主不可以濟大事,衛公老邁,理應讓賢。狄道長苻登,雖王室疏親,但志略雄明,請諸君立之,以赴國難,有不同議者,但講不妨!”說罷,奮劍攘袂,怒目而視。有不同意見盡管講,講完宰了你,這是民主生活會嗎?衛平明白,七夕大宴為他而設,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只得讓出河州刺史。

枹罕的氐人共推苻登為撫軍大將軍,大聚兵馬誓師,一場決定氐人和羌人命運的大決戰揭開序幕,雙方將軍事謀略運用到極致,一台台好戲輪番登場。

戰爭要素之一,士氣!苻登懂得士氣的重要,臨行前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前秦軍隊三軍縞素,軍中立起天王苻堅的神位,供奉在華麗的戰車之上。戰車上置青色頂蓋,遍插黃旗,以虎賁三百護衛。

苻登親自在戰車前祭奠,放聲大哭,欷歔流涕,禱告道:“昔日陛下在五將山遇難,賊羌肆害聖躬,實苻登之罪也,今合義旅,有眾五萬,精甲勁兵,足以立功,即日直造賊廷,奮不顧命,上報皇帝酷冤,下雪臣子之恨。請陛下在天之靈保佑義兵每戰必克!”仇恨的力量足以毀滅一切。五萬前秦兵像一群怒氣沖天的牛,氣勢洶洶向東開進。

上邽(今甘肅天水)守將姚碩德遣快馬飛報長安求援。姚萇聞報,親點大軍五萬迎擊。兩軍相遇在胡奴阜。兩軍對面,姚萇大吃一驚。前秦軍列成方陣,黑壓壓一片,陣中白旗飄揚,最中間一駕戰車羽葆青蓋,遍插黃旗,戰車兩邊兩面長形大旗,上書黑字,一面書“報仇雪恨”,一面書“至死方休”。前秦將士們頭盔和鎧甲上分別刻著“死”、“休”二字。方形大陣外圍是一層又一層密集的步兵,皆著重甲,最外一層執大盾,後幾層步兵各執長槊重劍,再往後的步兵執弓弩。方陣中央是圓形陣,前秦騎兵手持長矛,整個方陣就像一座矛山箭海。

苻登擺出的方圓大陣,發揮士兵各自為戰的優點,以圓形騎兵居中,又彌補方陣一翼被突破整個陣形陷入混亂的弱點,達到方形布陣的最高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