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2/2頁)

鹹海艦隊、裏海艦隊,兩支內湖艦隊的規模不斷的擴大,甚至在兩湖還派駐了陸戰師。

皇帝西巡,也來到了鹹海。

河中道、火尋省,張超轉了一圈下來,非常滿意。

這裏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上中原大華的農耕技術,再加上大量移民,使得這裏的荒地成為阡陌,遍地金黃的稻麥。

以前這裏的突厥遊牧民,昭武粟特遊牧民,還有一些綠洲土著,如今全部都服服貼貼的成為了大華子民。

河中道作為邊地,擁有不少諸侯封地,但也還有許多朝廷直轄州縣。張超看重的還是控制,一路過來,看到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大道上,行走的大多數是中原漢商漢民,那些縱橫的阡陌田間,耕種的也多是漢民,他很欣慰。

這裏的土著胡人,已經不是多數了,他們甚至連一成數量都占不到。源源不斷的漢民湧入,成為了這裏新的主人。

城堡的主人,農莊的主人,礦山的主人,工坊的主人。

還有來自中亞甚至是歐洲各地的奴隸,各種各樣的異族人,被他們的同胞販賣至此,被送到各個工坊礦山農莊做工,閑時聽儒生們宣講布道,傳講華夏歷史,學習漢話漢字。

他們不管是白人還是黑人,不管是金發還是棕發,都開始統一漢式發型,穿著漢族服飾。

看著那些異族商人,異族奴隸們也開始操著漢話,甚至寫著漢字,如同一個漢人一樣的生活著,張超感覺自己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些,就是他一直以來想要做到的。

雖然河中地區,如火尋這樣的大城還是少數,多數地方還很偏很窮,可最重要的已經有了。

這裏再沒有一間波斯人的襖教教堂,也沒有一間阿拉伯人的新月教教堂,也沒有羅馬人的天主教堂。

在這裏,到處都是儒家的文廟,然後是財神廟、城隍廟等等這些充滿漢家味道的廟宇。

思想在統一,沒有碰撞也沒有混亂。

“何卿,河中這些年發展迅速,尤其是十分穩固,你的功勞功不可沒。朕都看在眼裏,你在這裏也任滿兩屆了。朕跟內閣首相褚卿談過,年後調你回京,任戶部尚書一職。”

由邊地一道總督,調回朝中任戶部尚書,這自然是升遷。戶部尚書可是在六部中排第三,若能在任內幹出點政績來,下一部就是進入閣院,成為內閣宰相或者是翰林院學士。

“臣謝陛下賞識!”

“這都是你自己的功績,朕最欣賞你兩點,一是你肯埋頭幹事,能把這片荒漠中的孤地,變成了一個繁華的西北明珠,成為農業商業中心,非常不簡單。其次,你既肯埋頭幹事,但又能夠擡頭觀看形勢,能夠穩定這邊的形勢,維穩做的非常好,這點也是朕極為看重的。”

僅是會發展經濟算不得什麽,這種邊地,最重要的還是控制和穩定。不能讓思想混亂,也不能讓那些胡人蠻族們桀驁不馴,不服王化。而馴化蠻夷這方面,何總督確實做的很好。

張琿他們在前方跟阿拉伯人打仗,那麽邊境上的後方更要穩定。

“張琿還沒到嗎?”張超問旁邊的侍衛。

侍衛恭聲回答,“泥婆羅王已經到了,正在外面等候陛下的召見。”

“薛仁貴和王玄策、李感也都來了嗎?”

“三位大將軍也都到了。”

嗯了一聲,張超點點頭。

張琿擔任西征元帥,與薛王李等統兵西征阿拉伯已經兩年。兩年時間,戰績還算不錯。漫長的海陸邊境,打了數次仗。

目前,裏海已經完全被大華給控制在手,原本裏海的西南岸還是在阿拉伯人手裏,而現在已經被大華給奪占。就連阿拉伯海,海上控制權也基本上落到了大華手裏。

雖然大華控制的只是裏海南岸狹長的海岸線,但有越來越強大的裏海艦隊和裏海陸戰師,阿拉伯人也不敢來硬奪。

形勢很不錯,不過張超還是打算聽聽張琿他們這些將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