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百萬雄師(第2/2頁)

“以百人選一來算,大華也能擁有百萬民兵之眾。但按老臣的估計,只怕現在大華的民兵不下千萬人。”

一千萬民兵。

說出來都能嚇死那些番邦小國,他們的全部人口都沒這麽多。

但這不是誇大之辭。

大華如今的國土極為廣闊,人口更是世界第一。

“規範民兵,授予民兵番號,控制數量。”張超對房玄齡的建議很滿意,一百萬的數量倒也不多,畢竟大華有兩三千萬的男丁,十丁中抽一為民兵,這不算多。畢竟民兵不是常備軍,對於生產等耽誤不多。

甚至就連許多大的工坊,以及城市的街道,其實也一樣有民兵,生產之余,也會進行一些訓練。

民兵比之普通民眾,區別就在於定期訓練,以及會承擔一些捕盜緝私巡邏等任務。而且,民兵也會擁有一些普通百姓不能擁有的裝備,比如一些盾牌、長矛,或者一些單兵弩等。

“房公,你認為如果把民兵更規範一些,給予正式民兵番號,然後朝廷給予一些訓練等津貼補助,給他們的裝備加強一些,訓練加大一些,如何?”

“這個應當是應有之事。既然要把民兵規範化,那麽以後就不能搞全民皆兵,只能錄用那些年青力壯者,比如退伍兵優先,並且不能有不良記錄者,有犯罪前科的不能用。”

“數量控制也很重要,比如一縣編多少民兵,一個州編多少民兵。一個諸侯領又編多少民兵,這個應當有嚴格規定。”

張超想了想,“那就按照戶籍人口數量來定,按這個百比一的比例,如漢京京畿之地,兩百多萬人口,那就編兩萬民兵。再如琉求,現在有一百多萬人口,那就編一萬多民兵。你看怎麽樣?”

“那采邑和諸侯封地呢?也按照這個人口數量比例來定嗎,這個民兵又是否納入諸侯的私兵數額之內呢?”

“民兵就不納入諸侯的私兵編額,還是按照這個人口比例吧。”張超道,其實諸侯封地,人口數量是遠遠低於中原密度的,能擁有一萬人口的諸侯封地,已經是相當少了,而一萬人口,不過只能編一百個民兵而已。

能擁有一萬人口的諸侯,現在起碼是個縣公及以上爵位了,縣公的私兵額度至少是三千。多一百民兵少一百民兵,根本算不得什麽。

當然,如太子采邑扶桑,人口眾多,多達數百萬。若是按一百抽一的比例來編民兵,那太子的采邑能編上幾萬民兵。

張超一句話,民兵不納入私兵額,那就意味著太子一下子能增加幾萬民兵。哪怕民兵會被嚴格限制武器裝備等,這也是大大提升太子的軍事實力了。

“陛下不考慮一下嗎?”

“皇帝、太子、太孫采邑民兵,民兵上限為兩萬。”張超聽了房玄齡的建議,想了想後,加了一條。

“諸侯封地以及海外殖民領地,其民兵數量,不得超過私兵額度。”

子男爵的私兵為一千,那麽他們的封地裏就算人口突破十萬,民兵數量也不能超過一千的限額。

加上這一條,主要還是為以後考慮。現在諸侯封地人口都還少,但以後人口肯定會不斷增長,若是將來封地人口超過十萬,那民兵數量也會大大增加,所以現在先設個上限,也是加個保險。

一百比一的這條紅線下,現在許多諸侯都要削減民兵。諸侯們現在正式的兵少,但民兵卻多,基本上都推行所有壯丁都參加民兵的策略,以減少軍費開支的同時又保持軍事力量。

現在張超一刀砍下來,諸侯要不就只能擴編自己的警衛隊,否則民兵數量大減,他們的實力就得大降。

而擴增衛隊,必然導致軍費大增,這也是對諸侯的一種壓力了。

最後張超決定,民兵以排連營團旅師軍為單位,把各地的民兵整編,劃分番號,保留一百萬的民兵數量。

太子扶桑采邑的皇協軍,也被張超定性為民兵。

太子采邑的私兵額度一萬五,民兵額度兩萬。皇協軍現在只有一個旅五千人,不受限制,但只剩下了一萬五的民兵額度,還可以再組建三個旅。到時這四個旅,可以組成兩個民兵師。

六十萬常備軍,一百萬民兵,堪稱當世第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