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2頁)

大華現有的制度,依靠的是兩條,一是大興工商貿易,二是對外征服開拓。大華的農耕技術,大華的人口基數,大華的土地數量等等,都讓大華實現了只需要一部份人口耕種就能養活大華的所有人口,能夠有剩余的人力來進行工商貿易。

而大華大興工商,有糧有錢,才有能力擁有更多的軍隊,保持著先進的武器等,才能在對外的戰爭中,無往而不利。

可以說,這些基本的條件,倭國一條都不具備。

雖然倭國也想著對外征服,可他們拼命拼湊起來的十萬兵馬,一戰就損失了五萬。

大華擁有的是常備軍,職業軍隊,可以常年對外征戰,但倭國的兵卻是征召的農民。戰爭打的時間一長,就會耽誤農時,影響生產。他們也沒有如大華那樣充足的軍械、糧食儲備,能夠打的起那樣大規模、長時間的戰爭。

倭國損失五萬,就是傷筋動骨,甚至哪怕他們的五萬人被牽制住,時間一長,也一樣會讓生產出問題,可大華卻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

說句不誇張的,別說損失五萬,就是損失十萬二十萬,對大華來說,也影響不了大局。以眼下大華全面打出去的態勢,真正在哪裏損失個二十萬軍隊,雖也傷元氣,卻能承受的了。

其實倭人與大華一衣帶水。

自南北朝起,就不斷的派人訪華,向大華學習。如今的倭國,實際上跟新羅百濟一樣,上層是全面的接受漢化,接受儒家,甚至接受佛教。

從天皇到地方豪族們,他們都書寫漢字,講漢話,甚至連服飾都是學習中原。飲食文化等,也緊緊跟隨。

這是一種主動積極的學習,而不是那種被殖民灌輸。

劉仁軌作為征倭先鋒將軍,已經在倭國登陸。

不出意料,倭國並沒有抵抗。

或者說不是倭國不想抵抗,皇極天皇寶皇女倒是喊著要跟大華決戰到底,可是那些地方的大名們卻不想這樣。

當對馬海戰敗訊傳回,不出三天時間,聚集在難波港的剩下五萬軍隊,就在各國大名和豪強們的帶領下,自行撤返國內了。

五萬軍隊,一朝如鳥獸散,散的幹幹凈凈。

難波津這座倭國新都,只剩下不過幾千兵馬。

難波津,倭國的一座貿易港,緊鄰京都,也就是後世的大阪。雖然這裏距離對馬很遠,但就這麽幾千人,又要如何防禦大華?

劉仁軌率領的北海艦隊,自對馬渡海,直接就奪了唐津。

唐津,位於九州島的佐賀,因為這裏也是過去唐船前來的重要港口,同時也是倭國前往大唐的港口,因此得名唐津。

這裏還是過去倭國與百濟、新羅、高句麗的貿易港,也算的上是倭國西部重要大港。

唐津港屬於西海道肥前國,肥前國擁有九州島北部大片地區,但肥前守護面對來攻的劉仁軌,連抵抗都不敢。

唐津港這種九州最大的港口,被劉仁軌不費一兵一卒就給占領了。

現在劉仁軌正在找肥前守護呢。

“倭國的治理,朕不打算插手。那裏已經交給太子,作為他的采邑。這塊地方,朕就讓太子親自去征服,然後由他自己來統治,按他自己的想法來統治這片地方。”

不管張璟想用哪種方法,張超都打算支持。

這也是一種鍛煉,若不放手,則張璟永遠也沒有機會真正成長起來。如果一個倭國都統治不了,那以後如何接管大華帝國呢。

張超會給張璟十年時間,隨便他怎麽折騰。

反正再怎麽折騰,那裏也是倭國。

“陛下真能放心不顧?”馬周笑問。

“隨太子折騰吧,反正倭人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來。”

“臣真是佩服萬分,居然真的能說放手就放手。臣就連一只蠢狗到現在都還沒調理好,每天還得拿根繩子牢牢牽著,根本不敢放手。”馬周示意皇帝看著他那只早上出門還幹幹凈凈,這麽會功夫又已經渾身是泥的二哈。

張超哈哈大笑,“元輔啊,你替朕把帝國都管理的井井有條,想不到卻也有連條狗都管不好的時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