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聖天子(第2/3頁)

軍官們還有皮衣。

傍晚時分,風裏帶著寒冷,這是霜風,明早肯定又是一場白霜。風吹過臉上,有如小刀子一般。

就這麽說著話,手腳都有些僵硬了。

一邊說話,一邊搓手跺腳。

張璟擡頭看了看天。

“冬天寒冷也是好事,瑞雪兆豐年,越冷的冬天,明年蟲害就越少。說來,貞觀初北方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災和大蝗災,持續兩年,造成巨大損失。而貞觀末,南方又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更是淹沒千裏長江流域。大華立國也快兩年了,卻是一直風調雨順。”

“去年也是個寒冬,北方各地普降大雨,連廣州都下了雪。河北河東等地的雪更大,而遼東遼西遼北等地,雪都壓垮了許多房屋,好在沒有什麽人員傷亡。今年看這樣子,估計明年還真又是一個大豐年。”

“豐年好啊,巴不得年年豐年,就算冬天冷點,也不怕。如今富貴人家有皮毛,普通百姓家也有棉花,加上這煤炭火炕,冬天也不難過。貓個冬,換一個豐年,怎麽算都不虧。”張仲堅笑著,這位海軍元帥也是一把年紀,他的結義兄弟李靖已經算是半隱退,如今幾乎不過問朝堂之事,只掛著一個太保之銜,皇帝偶爾會派人過來詢問他一些事務的意見,他也就給點建議而已。

其實時候,都是在家休養,安享晚年。

張仲堅的年紀比李靖還要大些,不過卻還雄心勃勃,並不服老。依然打算在軍中多幹幾年,等幹不動的時候再退位讓賢。

在朝鮮戰場,他確實也是很盡心的輔佐著太子張璟。

“想起貞觀之時,真是恍如隔世啊。”

“是啊,貞觀之初,百廢待興,那個時候的我們,還忙著四處收拾爛攤子,內憂外患呢。”牛進達也感慨著,十幾年前的時候,那個時候確實局面很爛。

不過十幾年時間,外平突厥、高句麗、吐谷渾、林邑,又先後安撫嶺南、黔中、雲南等地,改革制度,國力大增。

繼承了貞觀朝積累的底子,大華才能在立國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就連滅東海兩國,又大敗倭國,對外貿易更是不斷增加。

大華甚至隱隱成為西方諸國的盟主了,不論是羅馬還是阿拉伯,都得求著大華。

在東方,大華更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天朝上國,不服大華的,不是被征服就是直接臣服,還有那些稍遠一些的,也都已經被列上征服的計劃表了。

皇帝由李家換成了張家人,不過當初貞觀新政的那些功臣將校,卻大都還在。如今一個個成為大華的分封諸侯,就算是大唐的太上皇、皇帝、廢太子、宗室等也得到了善待,分封在外。

那些諸侯們,更是通過立憲得到了保證。

立憲之後,一切都很安穩。

諸侯們放心的經營領地,對外開拓,資本家們也都大膽的經營,就連老天這兩年也似乎特別的照顧大華,風調雨順。

雖說在朝廷的有意調控之下,實行了農作物價格保護,糧食等農產品比之前幾年的價格反而有所上漲,但實際上這幾年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不少,因此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並沒有讓百姓負擔變重,反而是讓更多的農民收入增加不少,這有效的減少了貧富差距。

“聖天子在位,聖德庇佑,此乃天下之福。”

牛進達笑呵呵的說著。

“是啊,聖天子在位,大家各安其職。咱們這些人領兵在外,那就做好咱們的職責,把那些敢抗拒天威的胡夷蠻族,統統征服就好。”

張璟覺得手凍的厲害,搓了搓手。

“這天是真的冷,咱們此時渡海征倭,時機是否合適呢?”

張仲堅吐了口氣,都能看到空氣中的凝結的白汽,“沒有什麽適合不適合的,又不是在遼海,那裏到了冬天海還會結冰,這倭國可不會。對我們渡海沒有什麽影響,糧草補給這些也不用擔心,我們本來就在朝鮮屯積了不少物資,這次又繳獲許多,征收的也多。”

“甚至還可以從揚州和青島港運輸過來,雖然比登州運過來遠點,但也都是固定的成熟航線,那邊還都是不凍港,不用擔心。”

至於倭人的抵抗,不論是張璟還是張仲堅、牛進達都不擔心。

“劉仁軌此次對馬一戰,確實大揚我東征將士的威風。孤以為,可以派劉仁軌為征倭先鋒,命他統對馬的北洋艦隊為先鋒,讓他先行南下,先打下一個港口,作為我們大軍登陸倭國的據點。”

張璟的提議得到張仲堅和牛進達的支持,劉仁軌這次確實打的漂亮。他的北洋艦隊也著實打出了威風,把先鋒任務交給他們,也讓人放心。

“那就授劉仁軌一個先鋒之職,再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牛進達笑著應道。

張仲堅也道,“這小子就是走了狗屎運,希望這次還有這樣的好運,這樣我們也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