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皇子犯法(第2/3頁)

他的商隊就是在過了陰山後,被一支鐵勒人劫掠的,貨物被劫,人被殺,只逃回兩個人。

據說是契必人幹的。

張琿很快找到了商隊被劫的地方,然後根據蛛絲馬跡找到了附近的一個部落,這正是一個鐵勒人的部落。

自滅薛延陀後,大華將漠北一分為二,分別交給契必和回紇統治。西部地區,正是由契必人控制著。

在那個部落裏,張琿找到了自己丟失的貨物,甚至還有商隊護衛們的武器,張琿下令攻擊。

一個幾百人的小部落而已,被張琿突襲之後,雖拼命抵抗,結果還是被擊敗。

張琿對這個部落的處置很簡單,直接屠滅了所有男丁,只留下了低於車輪高的孩子,還有婦人。

他把自己的貨物找回,然後帶著這個部落裏的牛羊馬匹,再帶著部落裏的女人和孩子回到了自己封地。

張琿覺得自己的處置沒有問題,契必人劫貨殺人,他去奪回貨物,順便剿滅了一群賊匪,何錯之有。

但國相卻不這麽看。

這件事情,涉及到了好幾件重要的問題。

首先還是諸侯未經請示就調兵出界,這是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凡涉及兵馬的都是大事,何況這還是諸侯調兵。

第二個問題,張琿自己查到了劫貨的部落,卻一沒上報大華朝廷,由朝廷處置。二也沒通知契必汗庭,讓他們處置。張琿自作主張,自己直接處置了,而他的處置就是殺了那部落裏的成年男人,然後把女人孩子帶了回來,當做了自己的奴隸。

張琿這的做一切,都沒有證據留下來,是不是那個部落真的搶劫了他的貨物也弄不清楚了。

他甚至事後都不上報。

諸侯不報,國相報。

國相作為朝廷派駐到諸侯封地的官員,雖然拿的是諸侯的薪水,卻也有義務和責任向朝廷稟報諸侯的動向,更別說那些違法之事了。

若國相不報,國相也要承擔包庇罪。

國相的奏章很快呈到漢京,交到了內閣。

議會和禦史台也各得了一個副本。

事情進了京,就不簡單了,更何況是呈到了各大衙。

早上張超去遛狗,碰到也牽著一條狗的魏征。

魏征養狗倒有一套,他養的那只狗就很老實。

“陛下,二皇子這次的事情鬧的有點大,現在議會裏反響很大,聲音很多啊。”

張超無奈。

他也知道議會為什麽會突然很興奮,還不是因為張琿越過了那條紅線,那條紅線就是諸侯擁兵上的諸多限制。

現在二皇子越過了這條紅線,大家都在看著朝廷如何處置呢,若是不對二皇子處置,那麽以後那條紅線可就沒什麽作用了,以後大家也都能有樣學樣。

再一個,就是大華講以法制國,不再講以孝治國,朝廷也頒布了憲法、民法典等諸多律法。而今二皇子就犯法了,大家想看看,朝廷能不能在這件事情上,也做到人人平等。

“朕已經派人去召張琿回來了。”

其實事情到底如何,他基本上都清楚,確實有一個小部落搶劫了張琿,而張琿也擅自出兵,報復性的滅了那個小部落。

錦衣衛和飛騎都各自做了調查,並給出了調查結果,而綏遠國相的報告,也基本上一致。

張琿犯了一個大錯,不該知法犯法,更不該不經請示就調兵越界。

“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張琿是二皇子,也是嫡皇子,這位皇子甚至是太子的三胞胎兄弟,他的封地也是最好的,但現在這位皇子的表現卻讓人失望。

經營綏遠這麽一片富饒的地方,結果卻管理不善。

現在又鬧出擅調兵馬的大麻煩。

“朕要削張琿爵位,貶降為郡王,收回他的綏遠封地,改封到漠北去。”張超一語既出,魏征都驚了。

“二皇子固然有錯,但也是初犯,而且事出有因,不至於此吧?”

“這次張琿的事情,所有人都在盯著。朕若不處置他,此例一開,那大華以後還談何以法制國,還如何管理諸侯們?”

有些事情,不管願不願意,都只能去作。

張琿犯了個大錯,那他就得承受這個錯誤帶來的後果,他已經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他是大華的宗室親王、分封的諸侯,他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換句話說,張琿也還年輕,就算貶爵換封到漠北,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他能吸取教訓,這對他還是一件好事,將來會有更大的出息。

至於綏遠,暫時先由朝廷代管。

“等張琿回了京,朕會讓他到貴族院參加聽證會的。”

“真要如此嗎?”

張琿的事情要接受禦史台、大理寺、議會的質詢,張琿肯定得處罰,但張超也已經給魏征劃出了一條線。

“就按這麽辦吧!”張超有些心累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