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不幹凈(第2/2頁)

報紙也賣的便宜,大家都聰明的懂得靠拉廣告來賺錢,因此都喜歡用極低的報紙售價來推動銷量。

大報找大廣告商,小報也有小廣告商。

一些甚至只有幾百份的小報紙,也能靠登記一些什麽商鋪開業、酬賓降價、什麽訂婚喜訊什麽訃告等等賺點錢。

飯店茶樓酒館客棧,到處都有報紙可以取看。

看報如今跟喝茶一樣,成了漢京人最大的悠閑消遣,哪怕是一些不識字的,也喜歡聽人讀報。

“輿論宣傳要做到位,但也要控制住局面,不能搞的失控了。弄幾個典型,殺一殺抄一抄就差不多了,敦促他們自查,只要及時悔改認錯,補交稅款等,朝廷這次也就讓他們過頭。”

張超也無意要搞的人心惶惶,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收手時也要收手。

還是那句話,不管是官員還是諸侯,其實誰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問題,真要查,到時就沒好人了。

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

搞的太厲害了,是會沒有朋友的。

皇帝沒有了朋友,這統治也不會久遠。

鄭元璹很好的領會了老板的意圖,做臣子的,最關鍵就是要站好隊,也要領會好老板的意圖。

老板透露點意思,下面人馬上去辦了,要辦的恰到好處,這樣自然能得老板喜歡。

漢京作為百萬人口的大都會,每天熱議的話題總是不斷的變化著。

這不像是那些小城小鎮,可能一個話題能夠談了一年半載的,在漢京,在轟動的新聞往往也只有三五日的時效性。

比如之前最熱鬧的莫過於皇後為皇帝選秀女。

然後這熱度馬上又為皇帝為女兒蘇毗小女王選婿取代。

再接著,又是皇帝將七位兄弟分封到苦寒的東北,去跟靺鞨人室韋人做伴,大家猜測著這是何故。

然後皇帝又分封了十位皇子,其中有三位皇子分封在漠南,就在長城外,二皇子還獨得恩寵的分封到前套的半邊沃土,引來無數封臣艷羨。

然後關於分封的新鮮還沒過去呢,今天一早,漢京的熱議話題又變了。

各大報紙頭版頭條都是韓瑗。

許多小報更是直接引用大報的報道,反正他們只要蹭熱度,也不要臉什麽的。

韓瑗,南陽韓氏,一個二流的世族。韓瑗,一個寧邊縣公,不過百裏封地。

前刑部尚書之子,前兵部侍郎。

本來這些組合在一起,是不可能有機會上的了各大報頭條的,哪怕韓瑗娶的妻子是長孫氏,是長孫無忌的堂姐都沒有。

可是現在,韓瑗卻上頭條了,成了京中熱議話題。

“這個韓瑗,真是膽肥啊!”

一人買下一份還散著墨香味的時報,結果只掃了一眼,就驚訝到了。

寧邊縣公韓瑗抗稅不繳、走私軍火,而且還試圖殺害朝廷派去封地的禦史,並在罪行暴露之後,想要叛逃往漠北草原。

結果,被幾位禦史們來了個一窩端,生擒活捉,如今韓家父子已經在被押送回京的路上。

走私軍火、抗稅不繳、謀殺朝廷官員未遂、試圖叛逃……

這個韓瑗死個十回八回都不夠了,南陽韓氏看來這回得抄家滅族。

自做孽,不可活。

當天早上,無數人看到了韓氏自爆的新聞。

許多百姓幸災樂禍,他們喜歡看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們倒黴。

而更多的諸侯貴族們,在看到這些消息的時候,都有些心頭一緊的感覺。

皇帝這次出手好狠決,不給韓氏絲毫翻身的機會。

這是真的要滅絕南陽韓氏啊。

許多人開始對比著韓氏,想著自己的那點破事。

走私、偷稅、漏稅、領地裏的加征攤派,誰沒有過。

原來大家也都習慣這樣了,似乎大唐的時候也沒有誰真正認真查過這些,可是現在看來,朝廷是零容忍了。

一個韓瑗,百裏封地的縣公,說殺就要殺,說抄就要抄,連點余地都沒留。這韓家幾代辛苦掙下的爵位,算是沒了。他們辛苦經營的封地,這下也成了泡影。

走私逃稅賺再多的家業又有什麽用?

皇帝一句話,他們父子就坐上了囚車,等到了漢京,走個過場上個審判庭,然後就要掉人頭了。

一些屁股很不幹凈的貴族,想到韓瑗父子的下場,不由的心裏打了個冷顫。

“快,叫管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