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十王(第2/2頁)

張超對七位兄弟,每人給他們的建國本錢都一樣,一人一百萬貫錢,然後給他們三千奴隸。

對十個兒子,則是每人兩百萬貫錢,以及一人五千個奴隸。

靠著這些物資,他們能不能夠發展起來,就看他們自己本事了。當然,他們也可以向妻子娘家求點支援,或者向張超借點錢,但這些可就都要還的。

張琿等拿到封地後,便立即開始派出自己的夥伴騎士,還有一些管事去打前鋒。

要經營好一塊封地可不容易,好在幾位大的皇子倒都有過一兩年的管理封地經驗,各自也都還積攢了一筆錢財,還張羅了一批人手。

諸王都開始在與一些商家洽談,經營封地就跟經營產業一樣,光靠自己是不夠的。

就是把這五千奴隸送到封地去,都不是個簡單的任務。

何況,還要采購各種物資,到了那邊,還得修建城堡呢。

商人們都如聞到腥的鯊魚一樣圍過來,這可是大生意,隨便接到一個單子,都能賺不少。

一些建築商甚至很豪氣的開出條件,願意帶資墊資為皇子們修城堡,只要到時將城堡裏的地皮劃一些給他們就行。

他們打算用這些地皮來建築開發商鋪、住宅,來出售出租賺錢。

這也是以前張家最喜歡玩的套路,他們修建漢京時就是這樣做的,後來修建了許多新城、新港,幾乎都是這樣操作,賺的盆滿缽滿。

也有商人過來希望接下糧食生意。

他們表示願意為皇子們運輸糧食到封地去。

也有許多奴隸商人,趁機過來商談奴隸出售之事。

張超很樂於看到皇子們開始為了自己的封地忙碌著,看著他們去與商人們,去與那些豪強貴族們打交道。

其實皇子們需要的,他這裏都有。

但張超卻沒有讓張家的那些產業卻給皇子們提供什麽優惠。

他們都已經長大了,是時候讓他們去摔打去折騰,過多的呵斥並不是好事。如果他們摔痛了,向張超請求援手,張超到時肯定也會拉一把,但不是現在。

這十位皇子,也都已經完婚,每人都有自己的妻族,基本上都是頂級貴族豪門,各家族對於女婿建國,當然是不遺余力的支持。

張超也不反對。

他最近忙著的一件事情,是與大臣在商議一件事情,就是把燕北的諸侯換封到漠南。

原來漠南、燕北都是諸侯封地,張超曾經想過要把燕北漠南都收歸朝廷直轄,把兩地的封臣換封。

但這個計劃並不順利,許多封臣也經營自己的領地不下十年時間,投入了那麽大,怎麽能讓朝廷說換就換?

況且,燕北、漠南,其實離中原挺近,交通什麽的也方便,還能換哪去?換遼北還是信度、河西?

不,太遠了。

幾次試探之後,都是無果。

最後張超拿出了另一個方案,把燕北的封臣換到漠南,補償一些,增加封地,提升爵位,甚至給他們家族再授一兩個爵位,給一兩塊封地。

靠著這個補償方案,又加上對他們封地換封的損失再補償些錢財。

好不容易,最後才達成初步的一致,燕北諸侯換封到漠南。

朝廷將燕北納為直轄,與饒樂道合並為一道,但漠南依然為諸侯自治領,並且張超承諾以後不再要求諸侯換封。

正是因為漠南無法直轄,張超最後才將三位皇子分封到了漠南,占據了三個要地。

朝廷與漠南的邊界,基本上還是長城一線。

長城外,就是漠南的諸侯領,長城內,就是朝廷的直轄道。

河套除了割了一個角給張琿,其余的依然是隸屬朝廷直轄。

張家口、大同、勝州、豐州,這是長城北邊邊界一線的要鎮,而在長城外,是綏遠、歸德、張北、羊城等諸侯城堡。

皇子們一個個長大了,分封四邊,守護皇家。他們還年輕,還有足夠的時間去經營建設他們的封地,相信二十年三十年後,他們就能成為帝國的守護者。

既守護邊疆,又要威懾異姓諸侯,身為宗室諸侯,他們的職責更重。

每人的初始本錢都是二百萬和五千奴隸,一視同仁。當然,張琿肯定是諸皇子中條件最好的,他的封地綏遠最肥沃,適合耕種也適合放牧,交通還便利。而他當初在大宛經營幾年,自己也早已經積累了一筆不小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