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2/2頁)

承乾皺眉。

可今天這場合,也不能不讓他說話。

“許愛卿請講。”

“啟奏陛下,臣對之前所宣讀之事有幾個疑惑不解之處。首先,請問陛下,這倭國發現特大銀銅礦產之事,可有真憑實據,由誰發現,在哪發現,具體的儲量都如此清楚,又是如何測知的?”

王承恩上前,替皇帝代答。

“許學士,關到如何發現倭國礦產一事,其實也是說來湊巧。殿中省和太府寺、少府監有一支聯合堪探隊,四處堪探礦產。上次高表仁出使倭國,他們也隨著東渡倭國,然後聽聞了關於一些倭國礦產的消息,然後前往實地堪探,終於證實發現了這兩大礦產!”

大唐原有六省,除中書門下尚書三大外省,還有三個內省。秘書省管理圖書典籍,內侍省為內傳宦官機構,管理宮廷事務,殿中省則是負責皇家宮廷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諸事。

少府監是皇家掌管手工業制造的機構,太府寺掌錢谷金帛等庫藏。

王承恩說這幾家機構聯合在日本堪探到了大礦,聽起來似模似樣。

“王太監,此事不實吧。據某所知,此次發現的兩大礦乃是由東海聯合礦產所堪探的,我這裏還有詳細的發現證據,可以充分的證明,這兩礦是由他們發現的,並且關於儲量等等,都是由他們做出的結論。我能拿出這些證據來,請問,王公公能拿出同樣的證據來嗎?”

王承恩開始扯皮。

反正他只要咬定,這官司也是打不出結果的。

“許學士,也許這只是個巧合,皇家的堪探隊和這家聯合礦產同時發現了。”

許敬宗呵呵。

“好,既然說是巧合,那暫時先不爭論此事。就算是少府監、殿中省、太府寺一起發現的,那這礦也應當歸屬於朝廷,而非宮廷。”

許敬宗毫不客氣的出面跟皇帝搶礦,殿中、少府、太府,只有殿中省是皇家宮廷機構,而且這也是個朝廷機構,更別提少府和太府都是隸屬於內閣的衙門。

他們發現的礦產,不應當歸屬朝廷所有嗎,怎麽能歸皇帝所有呢?

許敬宗乘機提出了他的新方案,礦產歸朝廷所有,由朝廷將礦產出讓承包,組建一家礦產商號,招募股東,認購股份,聯合開采經營。

朝廷得到承包費和礦產課稅,不需要親自經營管理,礦產交由專業的礦產公司來經營開采。

所有議員和官員,都有資格認購股份,入夥礦產公司。

許敬宗有備而來,早就拿出了比朝廷更詳實的方案。

甚至有對兩礦開發的詳細數據,前期招募多少股份,需要投入多少啟動資金,要招募多少工匠,然後每年能開采多少,預期利潤多少,回報率多少等等,算的非常清楚。

許敬宗的方案裏,其實很直接的就告訴在座的官員和議員們,大家都擁有認購資格,都能當股東。

比起皇帝的那個方案,沒有誰先獨占六成,也不用先買下四成股再來分攤經營成本。

兩個方案高下立判!

當然是許敬宗提出的這個方案,大家能得到更多股份,拿到更多收益。

“我提請議會代表,對此方案進行審議!”

上院院長魏征,下院院長高士廉。

兩人都敲起木槌讓議員們肅靜。

房玄齡坐在那裏,看著這戲劇性的一幕,心裏暗嘆。

不用決議,他心裏都知道會是什麽結果。

皇帝的提案,好處大頭由皇帝占了,議員們也能分占一些好處,朝廷也能收些課稅。

而現在許敬宗的提議,朝廷既能收課稅也能收一筆承包費,皇帝是占不到什麽好處了,但百官和議員們能分到所有的礦產股份。

魏征又敲打了幾下木槌。

“現在,先對第一份議案,上院代表進行表決。”

魏征開始念參議員們的名字,每念到一個,由他們回答贊成或否定。

“否!”

“否!”

“否!”

……

坐在左邊的參議員們無一例外的投下了否定票,甚至連坐在右邊的那不到三分之一的參議員,本來是支持皇帝的,可今天也有半數投了否定票。

高士廉緊接著讓下院的眾議員代表投票。

由工商資本家、地主、士人代表組成的眾議員代表們,也幾乎是八成的人投了反對票。

“現在,開始對第二份議案,進行表決!”魏征面無表情的道。

台上,承乾的臉色鐵青,他以為搶到了先機,可卻不料,在這議院,張黨的反擊更加猛烈,直接來個釜底抽薪。

第二份議案,在參眾兩院,得到了九成的贊成率。

張黨後發置人,讓他連個修改方案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讓兩份方案在議院兩會表決,結果也不言而喻。

慘敗。

更多的議員加入了左派陣營,支持皇帝的右派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