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2/3頁)

“玉米也要收獲了,據估計玉米的產量不會比土豆低多少。還有紅薯,產量只怕比土豆還要高。”

紅薯不如土豆更能充當糧食,但紅薯可以用來養殖牛羊豬馬,可以做飼料。

“陛下,土豆能加工為澱粉,可以做成粉條利於儲存。玉米則更好儲藏,可以直接脫粒儲藏,也可以加工成玉米面粉儲藏。”

民以食為天,涉及到糧食,總是大事。

“國有三年之糧,可稱穩,國有六年之糧,可稱富,國有九年之糧,方可稱強!”房玄齡撫須嘆道,“有此美洲帶回來的作物,大力推廣,則大唐那些貧瘠的土地也能變成糧倉,那些缺雨多旱的地方,也不用擔心糧食不足了。”

過去朝廷為了糧食,可謂費盡心機。不說貞觀初,國家糧倉空虛,戰亂剛止,又遇大旱災和蝗災,結果最後想盡辦法,連蝗蟲都捕了做成救災餅。可就算如此,那兩年也餓死了十幾萬人。

甚至朝廷遷都山南,也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關中難以供應京師那麽多人口的糧食,而從東南轉運糧食入關,耗費太大,轉運艱難。

遷都後,朝廷為了保障關中的糧食需要,以及保證隴右朔方的軍糧安全,甚至不得不下令,禁止關中的糧食出關,糧食只準備入關不準出關。

河北、河東,這些北方軍事重地,也都先後實行這種糧食政策,不準糧食出境,只許入不許出。

這些年靠著江淮、嶺南、琉求等地的糧食,朝廷總算是沒在糧食上再困窘過。但依然有不少土地貧瘠地區,每年還得調糧進去,以保證城鎮的用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從今夏開始,天下各道州縣,應大立宣傳推廣土豆、玉米、紅薯的種植,在那些比較貧瘠的沙地、旱上、山地、坡地上,推廣種植這些新作物,增加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承乾也高興的作出指示。

心情大好的承乾,幹脆宣布,今天中午就在這農莊上吃飯。

也不用準備別的,就用土豆、玉米做。

什麽炒土豆絲、炸土豆條、烤土豆片、煎小土豆、蒸土豆泥、燉土豆塊,蒸玉米、煮玉米,今天就吃這些了。

廚子的手藝還是不錯的,是宮廷禦廚,一樣土豆一樣玉米,愣是讓他們做出了好幾十道菜。

酸辣土豆絲開謂,香煎小土豆有味道,嫩玉米湯很甜。

承乾吃的很高興,宰相大臣們也都挺高興,這土豆玉米真是既能當飯,又能做菜,相當難得。

“房相,朕近日在想一件事情,準備恢復過去的親勛翊三衛五府,從貴族官員子弟中,挑選一些年輕子弟,組成三衛五府,充任宮廷侍衛,陪伴朕身邊左右。”

房玄齡拿起餐巾擦了擦嘴。

“陛下,京畿已經有天子侍衛親軍四軍八萬人馬,由陛下親自掌握,負責京畿和宮廷戍衛。”

言外之意,是並不支持皇帝的這個計劃。

岑文本也在一邊道,“如今科舉大興,國家以科舉取士為正途。且文武分治,許多貴族官員子弟也更希望通過讀書科舉入仕,而不願意被人說憑門蔭入仕。年輕人,都忙著讀書呢。”

人家都忙著讀書,有志軍界的,那也是都早早進軍校讀書了。

皇帝憑什麽讓人家貴族官員子弟來充任你的宮廷侍衛呢,這不耽誤人家前途嗎?

承乾臉上笑容慢慢凝固,他的眼裏帶著怒意。

長孫無忌一直注意著。

見事情要僵,連忙出來圓場。

“房相與岑相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恢復舊制,讓勛貴高官子弟都入宮充任侍衛,倒也沒有必要。不如折中一下,讓勛貴高官子弟自願報名,願意入宮充任侍衛的就報名,然後由陛下親自選拔,合格者成為宮廷侍衛。”

“具體情況呢?”褚遂良問。

“年滿十八歲的貴族子弟和五品以上職官子弟皆可報名。”

“數量呢?”

“三千如何?”

褚遂良很不客氣的道,“三千太多了,不如三百。”

“兩千。”長孫無忌道。

“八百吧。”褚遂良笑道。

長孫無忌點頭,“可以,就八百。”

“我覺得這些侍衛當以五年為期,五年後役滿離職。畢竟如今士兵也是三年役滿,就算是宮裏的宮女,也是十六入宮,做滿五年就要放出宮的。”

長孫無忌點頭,算是答應褚遂良這個條件。“擔任五年宮廷侍衛後,可調入天子侍衛親軍中任職。”

“天子侍衛親軍中的軍官,可是公職,那是國家公器,怎麽能如此呢?”褚遂良反對。

房玄齡出來打圓場。

“可在宮廷侍衛役滿之後,進行考核,然後擇優錄入侍衛親軍中任職。”這多加了一個限制,並不是所有宮廷侍衛服役五年後都能轉入侍衛親軍任職,而是擇優錄取,就意味著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調任侍衛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