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張超(第2/2頁)

李超為承乾他們介紹嶺南特殊的軍事地理。

五嶺之於嶺南,就好比於是陰山、燕山對於河東河北的屏障,把中原和草原分開。

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北方,也是有跡可尋的,這個跡,便是那些山谷孔道。就比如河東內長城的雁門、軍都等關。

大瘐嶺位於廣東南雄烏徑和江西信豐之間。

這條路跨越數百米山地,崎嶇難行。此前,李超和承乾曾經計劃開鑿一條新路,來取代舊路,讓江西與廣東之間更加交通便捷,以贛江連通廣東的貞水,直通珠江到達廣州。另一邊,贛江連通長江,再經漢江抵達漢京。

修建一條大唐京廣交通線。

只不過還沒來的及施行。

歷史上,中唐時開鑿了這條新路,路面寬達六丈,道路平整,從此大瘐嶺通道就成為五嶺諸通道中交通最為繁忙者,據說到了宋代時,高峰時每天有萬人過梅嶺古道。

大軍南來,可不僅僅是通行這麽簡單,一支十萬人的軍隊,所需要攜帶的糧草補給裝備是相當驚人的。如果沒有好的道路,這支軍隊其實就是廢的。

因此,李超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李績的進攻路線。

本來聽說李績打算兵分五路來攻,可李世民卻要求大軍一路突進。

李世民太急了。

“殿下,五嶺雖然通道不少,但可以支撐十萬大軍南征的進攻路線,卻只有三條。”

“其一,是湘江、靈渠、桂江道。其二,則是瀟水賀江道。其三,便是大瘐嶺湞江道。”

李超在地圖上指出這三條線路。

打仗,輜重運輸非常重要,越是龐大的軍隊對後勤補給依賴越大,難以就地補充。所以沿著大路、河道行進,就是必然。

第一條線路,沿湘江經靈渠道然後越過分水嶺,進入廣西的桂林,進入桂江道,便也進入了兩廣的珠江水系了,交通運輸不用再擔心,同時占據珠江水系上遊,有順攻之勢。

這條線路,桂林是重點。

桂州,一山之隔就是湖南道的道州。秦朝修的靈渠也在桂州境內,而桂州境內的漓江,此時稱為桂江,直接連通西江,可順江直達廣州。

“李績從這條道路過來的可能性最大,因為此前太子殿下主持的西運河,已經把湘江與長江、漢江相連。李績出京後,可率軍沿漢江長江湘江一路到達嶺北,然後翻過山口,就可以進入靈渠,接著入桂江,對於行軍和轉運物資,非常便捷。”

“某打算派張樞密使率兵趕往桂州,把守越城嶺,堵住李績通過這裏南下。”

除了這條湘桂道,李績還可能走瀟賀道。

瀟賀道,就是從湖南的瀟水越嶺到達廣西賀州,經賀水入西江。一樣可以順江直抵廣州。

“某計劃由崔琰將軍率兵進駐賀州。”

除了這兩條路線,最適合李績進兵的路線,就是走江西,經贛江到達贛州的南安,從那裏過大瘐嶺,然後進入廣東韶州,經湞水直趨廣州。

李超打算派門下弟子高侃和劉仁軌駐守韶州,這條路最難走,但距離廣州最近,李績很可能行險。

他自己則坐鎮廣州。

對於李超的這個防禦計劃,並無人反對。李超軍神之名遠揚,打仗他是行家。

議事結束。

承乾留下李超說話。

“老師有多少把握擊退李績?”

“李績用兵很厲害,不過這一次皇帝在後幹涉,李績無法很好發揮,這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占據有利地形,可以以守代攻,不需要急著出擊,以逸待勞,等他們前來就好。這第一仗,到頭重要,打好了,我們的局面也就打開了,下一步就可以北伐。”

“打不好,只怕嶺南的軍心人心也要動搖了。”

“孤相信老師,老師盡管放心去打,孤絕不胡亂指手畫腳。”承乾保證。

“還有,無論如何,孤都會承認老師的國姓。”

李超搖頭,“算了,當初這國姓是先太上皇賜的,如今皇上又剝奪,我也幹脆就恢復本姓好了,多謝殿下一番好意。以後,我還是叫張超吧。”

賜國姓,在唐人看來是莫大榮耀,而奪去賜姓,也算是極重的懲罰。不過李超倒真不在意,從現在起,他又叫回張超了。

倒是更自在些。

“陛下查封的老師產業,將來孤一定如數奉還。”承乾保證道。